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解讀青春期孩子的戀愛

家長不能以成人的視角去揣度孩子的感情, 青春期孩子的心靈都很純潔, 情感也稚嫩單純, 千萬不要想多了、想歪了。

青春期的孩子對愛情充滿了憧憬, 作為家長, 不妨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和孩子講一講愛情。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 愛情是美好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每個人都有選擇和被選擇的權利和機會, 但是在年紀尚輕、尚未定型的時候, 不要輕易地愛上誰或屬於誰。 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專心學習, 儲備能量, 讓自己具備更高的實力, 將來選擇更優秀、更適合自己的人。

話雖這樣說, 現在在青春期談戀愛的孩子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也越來越早。 一方面, 受社會整體文化環境的影響, 電視等媒介使孩子過早涉入成人的世界;另一方面, 由於生活水準和食物營養的提高, 孩子生理成熟和情感萌動的時間大大提前;此外, 國內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孤獨, 幾乎都是獨生子女, 到了青春期又不願意多和父母交流, 而傾向和同齡人交往,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不知不覺就和異性走得比較近。

如果發現孩子談戀愛, 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而應該表示理解:這說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都很正常, 表示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性別, 對心儀的異性產生特殊感覺了。 若對異性一丁點兒興趣沒有反倒顯得不對勁, 家長反而需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Advertisiment
太過壓制孩子了!?

事實上, 有機構調查現實, 中學階段沒有戀情的孩子是很少的, 只不過很多是隱形的, 不具備“浮出水面”的條件, 比如“暗戀”、“單戀”。 所以, 既然是一種普遍現象, 家長們就沒有必要視孩子戀愛為“洪水猛獸”, 孩子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尊重, 孩子的情感我們也要尊重。 有了尊重, 才可能教育孩子。

家長不能以成人的視角去揣度孩子的感情, 青春期孩子的心靈都很純潔, 情感也稚嫩單純, 家長千萬不要想多了、想歪了。 將心比心,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初戀, 那不帶世俗功利的美好感覺, 放在孩子這裡也一樣成立。

事實上, 孩子戀愛和成人的戀愛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成年人具有穩定成熟的人格,

Advertisiment
戀愛的訴求是求偶, 而且很多是為了進入婚姻的殿堂。 孩子的戀愛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得到異性的認可和欣賞, 提高自我價值感;排解學習或生活中的苦悶, 得到情感上的安慰。 因為人格還沒定型, 他們的情感大多是不穩定的, 來得快, 去得也快, 絕大多數都會不了了之, 只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到了青春期, 同齡人的影響力有時比家長還要大, 尤其是異性的欣賞, 更能使孩子獲得很大的自信。 所以, 家長一定要正確解讀孩子的戀愛, 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靈, 並看到戀愛有積極的一面, 絕不能粗暴對待孩子的戀情, 美好的事情只能以美好的態度來對待。 但是, 家長尊重、旁觀、把權利交給孩子的態度絕不是鼓勵孩子戀愛,

Advertisiment
相反, 18歲以內孩子的戀愛是不被鼓勵的, 因為孩子尚未獨立, 還沒做好準備, 對愛也沒有全面深刻的認識。

家長的愛情教育原則應該是:18歲以內以學習為主, 不鼓勵孩子和異性同學過多交往, 在集體中保持和異性的友情是可以的, 但不要急於和某一個人確立戀愛關係。 延遲愛情發生的時間(可以放在大學後)。 尤其不能與異性發生性關係。 其實, 孩子多與異性☆禁☆交往有很多好處:大方、從容地交往, 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 並使孩子瞭解異性看問題的角度, 彌補自身思維方式的不足, 同時也有助於將來和異性發展愛情的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