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認識分離焦慮

寶寶6個月左右、與媽媽形成了依戀關係、並且受到呵護長大的寶寶與媽媽分離時會表現出恐懼和不安, 這就叫做分離焦慮。 寶寶不想和父母分開的現象在9~15個月表現得最為強烈, 等到了2歲時會漸漸消失。 有些寶寶在3~4歲時才會經歷這些, 也有些寶寶從未經歷過分離焦慮。 大部分寶寶到了3周歲就會消除對陌生人和陌生場所的警戒心, 可以比較容易地與媽媽分離了。 分離焦慮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眾多階段中的一個, 在嬰幼兒時期經歷一兩次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但是到了去幼稚園的年齡還很害怕與父母分離或者父母不在時表現出很憂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活就要懷疑寶寶是不是有分離焦慮。

Advertisiment

分離焦慮的原因

在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寶寶中, 出現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 沒有與媽媽形成依戀關係的寶寶雖然沒經歷過分離焦慮, 但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 8個月大以前由條件合適的其他人照看寶寶也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8個月大以後, 隨著寶寶能區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 寶寶只要看不到媽媽就會用喊叫等方法表現自己的不安。

分離焦慮常常會隨著弟弟妹妹出生或者父母吵架等心理壓力而出現, 或者會因為搬家等環境變化而出現。 其根本的原因是寶寶的情緒不安, 以及與父母不穩定的依戀關係。

Advertisiment
其外部表現只是將內在的不安引發出來而已。 除此之外, 因不太容易懷孕而被期待已久的寶寶、富足之家的獨生子女、父母年紀比較大的寶寶或期盼已久的男寶寶等更容易表現出比較嚴重的焦慮現象。 再有經常患感冒的體弱寶寶、發育慢的寶寶、媽媽在養育寶寶方面過於謹慎敏感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也表現得比較突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