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大約北美30%的寶寶都有自己的假想伙伴, 對于小男孩兒來說, 用假想來創造一些動物或者是“變成”假想的伙伴, 是十分常見的。
假想游戲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
Advertisiment
通常, 小寶寶會從2歲時開始為自己創造假想伙伴, 但18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假想游戲了,
Advertisiment
人們曾經一度認為與假想伙伴游戲的寶寶是不正常、缺乏安全感和靦腆的。 這種誤解主要由于過去的研究將一些“問題”兒童當作實驗觀察對象——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一項相關研究中, 就把兒童精神監護院的孩子作為觀察訪談對象。 那么, 也就不難理解人們把這種假想的游戲伙伴當作一種消極誘因。
但是, 即使和假想伙伴玩耍的寶寶受到一些指責和非議, 人們也仍然相信這些寶寶實際上比平常兒童更聰明。 兩項研究的結果綜合起來, 顯示了這樣一個結果:想像力豐富的寶寶實際上比想像力貧乏的同齡兒童更加外向, 但在智力上的差異則并不十分顯著。
Advertisiment
在上述事例中, 當毛絨猩猩玩具首次在家里露面時, 兒子認為是家里多了些小寶寶, 對它們寵愛有加。 當兒子步入艱難的如廁訓練時, 那些猩猩們則被他橫七豎八扔得滿地都是。 這是很正常的, 寶寶們通常只是在自己確實需要伙伴的時候, 才會去用大腦假想一個出來。 這些通常是社會化良好、樂于與人交往的寶寶, 他們愿意用想像去創造一個玩伴, 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
在大街上, 寶寶們假扮的“蝙蝠俠”有時候會露面。 時不時地可能又有“海盜船長”或“蜘蛛俠”出來。 鄰居家3歲半的泰德經常全身心投入到兒子給他安排的游戲角色中, 有時甚至一整天也不會從那個角色中走出來。 我兒子也時時問我“媽媽,
Advertisiment
一個小男孩曾經精心制作了一個農場, 當他聽到爸爸媽咪的朋友們談論到他的農場時, 他俯在爸爸耳邊悄悄說:“告訴他們, 這不是一座真的農場。 ”
在心理學家莫嘉里·泰勒的研究中, 曾碰到一個小寶寶, 經常用童貞的話語告訴其他接受訪談的小寶寶們:“你知道, 這只是假裝的”或者“她不是真的。 ”從而使她從實驗的困境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