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音樂胎教 如何讓它更科學

一、音樂胎教的好處

孕婦在聽音樂時, 實際上胎兒也在“欣賞”。 因為胎兒的身心正處於迅速發育生長時期, 多聽音樂對胎兒右腦的藝術細胞發育是有利的。 比嬰幼兒更早地接受音樂教育, 更早地開發和利用右腦有利於孩子成長。 出生後繼續在音樂氣氛中學習和生活, 會對孩子的智力和接受程度帶來更大益處。 胎教音樂要具有科學性、知識性和藝術性。

二、胎教音樂的選擇

胎教音樂的節奏宜平緩、流暢, 不帶歌詞, 樂曲的情調應溫柔、甜美。 不要選擇那些聲音嘈雜, 節奏太快的音樂, 它們既不適合你冥想消除焦慮的情緒,

Advertisiment
也不受胎寶寶的歡迎;你可以選擇那些安靜, 悠揚有利於遐想的曲目。 只要是母親喜歡的樂曲, 古典音樂也好, 爵士音樂也罷, 即便是牙買加音樂、舞曲等, 對母子都會有好處。

胎兒能夠記住母親的說話方式, 也最喜歡母親的說話方式, 所以在用音樂進行胎教的時候, 所選擇的樂曲最好不要與母親的說話方式差異太大。 同時准媽媽不妨經常哼唱一些自己喜愛的歌曲, 把自己愉快的資訊通過歌聲傳遞給胎兒, 使胎兒分享喜悅的心情。 唱的時候儘量使聲音往上腹部集中, 把字咬清楚, 唱得甜甜的, 胎兒一定會十分歡迎。

三、音樂胎教什麼時候聽

胎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不能操之過急, 應該根據胎兒生理發育的特點逐步進行。

Advertisiment
懷孕頭4個月應做好安胎的準備工作, 從第4個月起, 按孕婦生活作息時間安排胎教, 最好在早上起床後, 下班後, 晚上臨睡前進行。 懷孕第4至5個月, 可給胎兒音樂胎教, 每日兩次, 每次3-5分鐘。 懷孕第5至7個月時, 可用兩首樂曲輪流播放, 父母還可以和胎兒說話或唱歌, 每日2次, 每次5分鐘。 懷孕7個月後可以正規上課, 每日3次, 每次5-10分鐘, 早上講故事或唱歌, 下班後聽音樂或文字訓練, 晚上臨睡前進行音樂和文字訓練。 總結如下:

1、孕婦從孕26周開始讓胎兒聽胎教音樂, 每次不超過20分鐘, 每天1~2次。 用答錄機放音, 孕婦距音箱1.5~2米, 音箱的音強在65~70分貝。

2、如果用耳機在孕婦腹壁放音, 則耳機處為60分貝即可。 孕8個月後反復播送一首固定的樂曲,

Advertisiment
可為出生後的孩子培養音樂愛好, 並為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打下基礎。

3、作為胎教音樂, 要求在頻率、節奏、力度和頻響範圍等方面, 應盡可能與宮內胎音合拍。 劉澤倫指出, 若頻率過高會損害胎兒內耳螺旋器基底膜, 使其出生後聽不到高頻聲音;節奏過強、力度過大的音樂, 會導致聽力下降。

4、播放音樂時不要使用普通傳聲器, 並儘量地降低噪音。 胎教還需與嬰兒教育相連接。 正如專家強調的那樣:“始自胎兒的胎教並不能以分娩而結束, 還必須與嬰兒的早期教育相連貫, 這樣才不會使胎教前功盡棄。 ”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孕期經常聆聽悅耳動人的音樂, 除了可以説明准媽媽保持心情愉悅, 增進和胎兒的情感交流外,

Advertisiment
還能促進胎兒身心發育, 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和天賦。 所以胎教音樂的選擇也很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