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面管教 應從寶寶一歲開始

從一歲左右, 你的寶寶開始走路和說話, 他會變得較為獨立。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 他會測試自己自主能力的限度, 衝動地去探索, 並對種種事物作出試驗。 作為父母, 會很難接受他由一個事事依賴你的嬰兒, 變為一個經常試探你底線、跟你作對、令你生氣的搗蛋鬼。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至上幼稚園前。 其實他只是從實驗中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周圍環境對他的要求, 並非故意。 因此, 你需要更多地瞭解孩子的發展特性, 教導他成為一個可以愉快合作的孩子。

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就是用有建設性和不傷害孩子的方法去幫助他建立良好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孩子需要你的適當引導才能學會什麼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你的認可和鼓勵也能幫助他自我肯定, 建立安全感。

管教指南(一)給他關注和讚賞

寶寶自己坐下玩或見到不能碰的東西就自動走開時, 就要給他關注, 並且稱讚他。 不要以為好的行為是理所當然而只留意到不理想的行為。 當寶寶明白原來好的行為會得到關注, 那便會增加他多做好行為的機會。

Q:稱讚太多會讓孩子恃寵而驕嗎?

只有平時極少得到稱讚的孩子被稱讚後才會樂極忘形, 興奮得不能自控;並且可能會要求得到獎賞才與成人合作。

寶寶需要你的關注和鼓勵來建立信心去探索學習。 經常受到讚賞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自我肯定充分, 自尊心會較強, 也會較為自信及獨立;長大了也更容易去欣賞別人。

Q:如何“讚賞”孩子?

要用正面的語句, 例如:“自己玩真乖!”“乖乖坐著吃飯真好。 ”“對了, 知道那是碰不得的, 真是好孩子!”

要直接、簡短, 讓他容易理解。

不要加上批評及責備, 例如:“乖啊!但我不要你再頑皮。 ”這會讓他感到混淆, 無所適從。

要及時稱讚, 他才會清楚你讚賞的是什麼行為, 增加他再做同樣行為的機會。

不要只看成果。 當他作出嘗試, 就要稱讚他的努力, 提高他的學習興趣。

Q:如何“關注”孩子?

安排親子時間和有吸引力的活動:精力充沛的寶寶, 需要你常常關注他。 每天儘量抽時間與他玩和說話, 就算只有短暫的時光, 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Advertisiment
加強寶寶對你的信任, 讓管教事半功倍。

假如你很忙而暫時不能陪他, 你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物品或活動, 讓你的寶寶適當地打發時間, 免得他因無聊而搗蛋。 這些玩意是有趣味和適合他的發展程度的, 但不一定是玩具。 空紙盒、空罐子或一些不易碎的家庭用品也可以讓寶寶樂上半天, 變化出不同的玩法。 你可能需要準備不同的活動物品, 再把部分藏起來, 待他玩厭了時可替換使用, 以保持新鮮感。

關注孩子, 也包括:望著他微笑/輕撫他/擁抱他/吻他/對他鼓掌/向他豎起姆指/和他說話時, 不要忘了要蹲下來與他平視, 讓你們的距離拉近。

管教指南(二)開始你的管教

除了鼓勵寶寶的好行為外, 也要開始管教他不理想的行為。

Advertisiment

Q:什麼時候開始你的管教?

一歲左右開始, 寶寶自由活動的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 他需要清楚及貫徹一致的規則以説明他理解成人對他的要求, 從而學到守規矩、合作和自律。

假如現在對他採取放任的態度, 到長大後有問題出現時才去管教, 要改變他的不良行為就難多了。 堅定的正面管教可以協助你用冷靜的方法去處理寶寶的問題, 為人父母的工作便會更輕鬆, 你與你的寶寶也會相處得更愉快。

Q:規則會不會扼殺孩子的自主能力?

寶寶的思考判斷能力還未成熟, 需要你給予指引來保障他的安全。 你的指導也可以説明他去分辨適當和不適當的行為, 令他容易適應社會。

當然, 你不可以制定太多規則。

Advertisiment
在某些情況下, 你需要根據孩子的發展能力去讓他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例如讓他在合理的範圍內探索玩具不同的玩法, 提供兩三件衣服或小吃讓他自己挑選等等。

Q:打或恐嚇寶寶是否更為有效?

打寶寶手掌或屁股及恐嚇他, 或許會令他在當時感到害怕, 不敢再繼續該不當行為。 但是這樣做只能收到短期效果。 寶寶的記憶力還短, 很快便會忘記上次的教訓。 如果你沒有教他應該怎樣做才對, 他沒有學到適當的行為, 很容易又再犯錯。 正面的管教方法是用有建設性和不傷害孩子的方法去教導他, 使他成為一個合作又快樂的孩子。

管教指南(三)管教寶寶的步驟

1、每次定下兩至三條簡單的規則(如吃完飯才可離開座位);並劃出孩子不能到的區域(如廚房)。

2、所有照顧寶寶的人都要採用一致的方法,堅決地執行,方法才會容易奏效。

3、給寶寶清晰的指令。

每次孩子犯規時,都要保持平靜,用堅定認真的表情——瞪眼、稍低下頭及加上手勢向他說“不可以”。若孩子主動停下來,便稱讚他。若他不聽,就要立即引導他跟從你的指示,如把他抱上座椅或把他帶離現場,然後轉移他的注意到一些有趣吸引的事物。

如果他做危險性的動作,就要立即制止,同時教導他規則,然後轉移他的注意至另一有趣又安全的活動。例如:“電插座危險,不可碰。媽媽和你玩玩具。”“爬高會摔疼,下來這裡玩球。”

4、寶寶可能仍然不聽從,用尖叫或趴在地上哭等行為來對抗你的指示。你要刻意地忽視這些行為,即完全不給他任何注意,不去看他,也不作任何反應。

兩歲半前的寶寶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忍耐力有限,遇到不順意的事物就會容易發脾氣。有時他們也會做一些不適當的動作如輕輕撞頭來吸引你注意,看看你有什麼反應,或嘗試驗證一下你說的話是否真的。這時你也可用上述方法來處理。若處理得當的話,這些不當的行為很快就會消失;但若你給他注意,包括笑、回應或打罵,他的行為就會因得到你的關注而持續下去。

5、起初他可能因為得不到你的理睬而變本加厲;只要你堅持下去,他最終會學到,抗議是不能令他得逞的,他會停下來。這時你應該及時關注他,然後繼續恰當的活動。

6、如果他繼續發脾氣或抗拒加劇,周遭的人可能會受到干擾,包括你也沉不住氣了,你可能需要把他帶離現場,並從後環抱著他雙臂及身軀,減少他的亂踢亂舞;儘量保持平和的態度,不作出其他反應,直至他回復平靜。這個處理方法,可讓他遠離令他情緒不穩定的情境,用沒有傷害性的束縛去幫助他冷靜下來,同時也可從中讓他知道:你雖對他持著堅定的原則,但仍然會給他保護和安全感。

7、待他冷靜後便即時贊許他能安靜和合作,然後繼續恰當的活動。

結 語

每一個寶寶都擁有不同的脾性,你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讓他明白及跟從你給他的規則。只要你堅持正面管教的信念,並對他抱著鼓勵、欣賞、耐性和堅定的態度,便能幫助他在成長路上建立自信,也會逐漸地引導他學會自律和合作。

正面管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家庭內部一定要保持統一戰線,尤其是跟老人們一起帶孩子,爺爺奶奶們過分寵溺,總會順著寶寶心意,往往是咱這邊立規矩,爺爺奶奶破規矩,寶寶依舊任性,觀念衝突時時引發人民內部矛盾。今天這篇可要記得轉給他們看看,觀念一致才能事半功倍哦~~~

2、所有照顧寶寶的人都要採用一致的方法,堅決地執行,方法才會容易奏效。

3、給寶寶清晰的指令。

每次孩子犯規時,都要保持平靜,用堅定認真的表情——瞪眼、稍低下頭及加上手勢向他說“不可以”。若孩子主動停下來,便稱讚他。若他不聽,就要立即引導他跟從你的指示,如把他抱上座椅或把他帶離現場,然後轉移他的注意到一些有趣吸引的事物。

如果他做危險性的動作,就要立即制止,同時教導他規則,然後轉移他的注意至另一有趣又安全的活動。例如:“電插座危險,不可碰。媽媽和你玩玩具。”“爬高會摔疼,下來這裡玩球。”

4、寶寶可能仍然不聽從,用尖叫或趴在地上哭等行為來對抗你的指示。你要刻意地忽視這些行為,即完全不給他任何注意,不去看他,也不作任何反應。

兩歲半前的寶寶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忍耐力有限,遇到不順意的事物就會容易發脾氣。有時他們也會做一些不適當的動作如輕輕撞頭來吸引你注意,看看你有什麼反應,或嘗試驗證一下你說的話是否真的。這時你也可用上述方法來處理。若處理得當的話,這些不當的行為很快就會消失;但若你給他注意,包括笑、回應或打罵,他的行為就會因得到你的關注而持續下去。

5、起初他可能因為得不到你的理睬而變本加厲;只要你堅持下去,他最終會學到,抗議是不能令他得逞的,他會停下來。這時你應該及時關注他,然後繼續恰當的活動。

6、如果他繼續發脾氣或抗拒加劇,周遭的人可能會受到干擾,包括你也沉不住氣了,你可能需要把他帶離現場,並從後環抱著他雙臂及身軀,減少他的亂踢亂舞;儘量保持平和的態度,不作出其他反應,直至他回復平靜。這個處理方法,可讓他遠離令他情緒不穩定的情境,用沒有傷害性的束縛去幫助他冷靜下來,同時也可從中讓他知道:你雖對他持著堅定的原則,但仍然會給他保護和安全感。

7、待他冷靜後便即時贊許他能安靜和合作,然後繼續恰當的活動。

結 語

每一個寶寶都擁有不同的脾性,你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讓他明白及跟從你給他的規則。只要你堅持正面管教的信念,並對他抱著鼓勵、欣賞、耐性和堅定的態度,便能幫助他在成長路上建立自信,也會逐漸地引導他學會自律和合作。

正面管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家庭內部一定要保持統一戰線,尤其是跟老人們一起帶孩子,爺爺奶奶們過分寵溺,總會順著寶寶心意,往往是咱這邊立規矩,爺爺奶奶破規矩,寶寶依舊任性,觀念衝突時時引發人民內部矛盾。今天這篇可要記得轉給他們看看,觀念一致才能事半功倍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