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 便便有什麼奧秘?

育兒知識說, 可不能小看了寶寶的便便, 它是反應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錶, 值得家長們每天關注。

 

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
顏色:未加輔食的純母乳餵養寶寶, 糞便呈芥末黃色或黃色。
形狀:剛出生時便便可能很稀, 慢慢變成稠度均勻如糊狀或凝乳狀, 或有小米樣的顆粒。
氣味:便便有股酸甜味, 一點兒也不難聞。
次數:剛出生時每天排便6-7次, 甚至更多。
如果哺乳媽媽乳量太多, 寶寶可能會因前奶後奶失衡而有綠色水樣或泡沫樣大便
如果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 或2~3天才排一次, 但大便性狀如常, 寶寶體重增加,
Advertisiment
精神狀態好, 則不必多慮。
奶粉餵養寶寶的便便
顏色:奶粉餵養寶寶顏色呈深黃色, 如果吃的奶粉含鐵量高, 可能呈綠色。
形狀:比母乳餵養的寶寶乾燥, 質地較硬, 基本成形, 為條狀。
氣味:無明顯臭味。
次數:比喝母乳的寶寶少, 一般一天1-4次。 大便的次數也會隨月齡增加而漸漸減少。
沖奶粉過濃造成寶寶攝入水分不足, 使寶寶尿黃、排便不通暢。

 

混合餵養寶寶的便便
顏色: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會是淺黃色, 或者是黃褐色都是正常的, 比金黃色要顏色淺。
形狀:比人工餵養寶寶的便便軟, 而且也是稀糊狀的。
氣味:臭氣增加。
次數:混合餵養寶寶便便量較少, 每日3-4次。 混合餵養寶寶便便量較少, 每日1-2次, 視月齡而定
一次只喂一種奶:不要先吃母乳,
Advertisiment
不夠了, 再沖奶粉。 這樣寶寶會對乳☆禁☆頭發生錯覺。 嚴格按照說明書調製:不要隨意增減濃度, 同時要保持寶寶每天適度的喝水量。 發育正常是關鍵:只要寶寶吃奶好, 精神好, 體重增長正常, 媽媽就可以放心。
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
顏色:大便的顏色一般呈綠色或者黃色, 但有時會因為吃的食物顏色不同而
出現別的顏色, 比如吃了綠葉菜後很可能是綠色;吃了胡蘿蔔後就呈現紅色等等。
形狀:便便開始轉變成固體狀, 多為條狀, 已有一定的軟硬度。
氣味:由於添加輔食導致糖和脂肪的攝取增加, 大便的氣味會比沒加輔食前更重一些。
次數:排便次數也有所改變, 一般為1—2天一次, 3天以內1次也是正常的。
>>推薦閱讀:這些繪本 讓寶寶學會拉粑粑 
如果大便很幹或很硬,
Advertisiment
可以適當再加些菜泥, 或給寶寶多喂一些蔬菜水或水果汁。 當大便中出現黏液、膿血, 大便的次數增多, 大便稀薄如水, 說明寶寶可能吃了不衛生或變質的食物, 有可能患了腸炎、痢疾等腸道疾病, 需要加倍警惕。 如果便便發散, 不成形, 就要考慮是否輔食量多了或輔食不夠軟爛, 影響了寶寶消化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