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性黃疸怎麼護理


母乳性黃疸怎麼護理


專家提醒, 當母乳餵養的媽咪發現寶寶皮膚變黃後, 如果不能及時消退, 應該及時去醫院查看, 如果寶寶發育良好, 可以考慮是母乳造成的, 即“母乳性黃疸”所引起。

Advertisiment


1、怎樣區別寶貝屬於哪種黃疸?


生理性黃疸


一般情況下, 大約有50%-60%的足月新生寶貝和80%以上的早產寶貝, 在出生後2-3天就會出現生理性黃疸。 這種黃疸在4-5天達到高峰, 一般表現比較輕微, 僅有皮膚和鞏膜(白眼球部分)輕微發黃。 寶貝的全身狀態通常較好, 每天照樣能吃能喝, 精神活潑, 2周左右黃疸就會自行消退。 當然, 早產兒黃疸持續時間可能會稍微長一些, 但一般也不會超過3-4周。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某種疾病而引發的黃疸, 主要特點是黃疸出現得比較早, 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之內就會出現, 而且黃疸的程度較重, 持續時間也較長或黃疸消退後又複現。 引發病理性黃疸的疾病較多,

Advertisiment
常見的疾病有新生兒溶血症、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新生兒敗血症以及一些遺傳性疾病。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怎麼護理.大約有1%母乳餵養的寶貝可能發生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一種酶的活性過高, 使膽紅素在腸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 一般是在出生後3天左右出現, 開始常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在一起, 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黃疸應該消退時, 黃疸卻持續不退或又緩慢地加重。 如果寶貝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 但全身狀態仍然很好, 一般考慮是母乳性黃疸。 停止母乳餵養3天, 如果黃疸減輕就可以確定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如果較輕, 可以繼續吃母乳;如果較重, 暫停幾天母乳,

Advertisiment
待黃疸減輕後再恢復母乳餵養。


2、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1)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2)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6)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Advertisiment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 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 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 嚴格操作規程。


母乳性黃疸怎麼護理.黃疸是新生兒比較容易出現的現象, 新爸媽不必過於擔心, 大部分新生兒都會在出現兩周左右緩解, 如果沒有發現黃疸消退, 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貝得了黃疸怎麼護理呢?

    黃疸一般是先從臉上開始逐漸擴展到軀幹、四肢、嚴重時手腳都會變黃。早產兒血腦屏障發育尚不完善,黃疸重時膽紅素容易侵入大腦導致膽紅素腦病。如果寶寶手腳黃的話,就有些嚴重了,應該及時住院治療了。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黃疸怎麼護理?是正常的嗎?

    一般來說,新生兒黃疸一般很輕微,這個時候護理的話,一定要分清是生理性的黃疸還是病理性的黃疸,如果寶寶的精神很好,吃奶也正常,那麼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一般8-10天會自行消退,而在生理性... [詳細答案]

  • 5回答

    怎麼護理母乳性黃疸的寶寶?

    母乳性黃疸嬰兒停止母乳餵養2~3天后,黃疸即明顯下降,借此可確定判斷,3天黃疸明顯降低為母乳性黃疸。再恢復母乳餵養,膽紅素可輕度上升,但不會比以前高。暫停母乳時,改用其他乳製品,必要時可以與光療配合... [詳細答案]

  • 2回答

    寶寶有母乳性黃疸怎麼辦

    你好!寶寶母乳性黃疸是不需要吃藥治療的。如果病情比較輕,寶寶還可以繼續吃母乳,只要比較嚴重時才讓寶寶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等寶寶黃疸減輕或消退後,再繼續母乳餵養寶寶。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長大,黃... [詳細答案]

  • 1回答

    母乳性黃疸怎麼治療?

    1. 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為人工餵養: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2. 支持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