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性黃疸是怎麼回事 母乳性黃疸原因盤點

母乳性黃疸原因盤點

腸-肝迴圈增加(30%):

其發生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 由母乳本身造成, 推測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抑制了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不飽和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增高, 對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產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於牛奶及配方奶, 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再分解,

Advertisiment
小腸重吸收增加, 至腸-肝迴圈增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腸道菌群(25%):

最近幾年研究認為, 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 由膽紅素腸-肝迴圈增加所致, 這種學說較為成熟, 並得到驗證,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 GD)在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兒腸道內β-GD豐富, 腸道內β-GD主要來源為母乳(新生兒自身也可產生, 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後也可產生, 但產生較少), β- GD分解結合膽紅素, 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 經小腸再吸收進入腸-肝迴圈, 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 引起黃疸。

2、腸內β-GD活性高, 新生兒小腸中β-GD活性高, 為成人的10倍。

3、膽紅素排泄少, 新生兒攝入不足, 腸內蠕動減少或開奶延遲, 腸道菌群建立晚, 缺乏轉化膽紅素的菌群, 可使結合膽紅素排泄減少。

Advertisiment

4、膽紅素重吸收多, 有人發現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 膽固醇, 促進了未結合膽紅素的重吸收。

大量研究表明早產兒經母乳餵養者比足月兒更容易發生母乳性黃疸, 尤其是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 主要是以遲髮型母乳性黃疸為主。 其原因可能是與早產兒的腸肝迴圈增加以及母乳中某些因數含量高、活性更強有關。

母乳性黃疸足月兒多見, 但是並不隨著生理性黃疸的消失而消退。 主要是輕、中度黃疸, 重度少見。

目前母乳性黃疸缺乏診斷手段, 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兒黃疸產生的病因後才能確診。 臨床上對於血清膽紅素超過12~15毫克/分升(205.2~256.5 μmol/L)可試停母乳改為配方奶3~5天, 黃疸消退, 血清膽紅素可以下降原來水準的50%以上,

Advertisiment
即可診斷為母乳性黃疸。

本病確診後不需要特殊治療, 對於足月健康兒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在醫生的監視下鼓勵少量多次餵奶。 一旦血清膽紅素高於15毫克/分升(256.5 μmol/L)暫停母乳餵養72小時改配方奶。 膽紅素可以下降原來水準的50%, 恢復母乳餵養後, 膽紅素濃度可輕度升高, 而後逐漸降低。 在暫停母乳期間, 應該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 以保證乳汁的充分分泌以便以後繼續母乳餵養。 對於血清膽紅素在15~20毫克/分升(256.5~342.0 12μmol/L)的患兒建議停母乳改配方奶進行光療。 早產兒當血清膽紅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應警惕, 及早干預。

母乳性黃疸如何預防

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 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 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Advertisiment
能促進腸蠕動, 使胎糞儘早排淨。 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 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 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 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 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天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 以便早干預防止腦損害。

1、媽媽在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衛生, 忌酒和辛熱之品, 不可濫用藥物。

2、寶寶出生後, 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 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3、增加新生寶寶早期乳汁攝入量, 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 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能促進腸蠕動, 使胎糞儘早排淨。 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 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

Advertisiment

推薦閱讀:

怎樣辨別母乳性黃疸 三招教你分辨

母乳性黃疸多久能退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