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性黃疸是怎麼回事?

兜媽的閨蜜最近二胎月子坐的不是很舒爽, 娃兒在她住院期間就黃疸超標, 給送去了保溫箱照藍光。 出院後, 在家觀察, 還是覺得寶寶的皮膚黃得很, 又抱回去醫院複查, 在醫生的建議下, 重新住進了保溫箱。 在保溫箱三天后黃疸就褪去了很多, 醫院給出的結論是:母乳性黃疸

前後兩次保溫箱, 花錢事小, 心疼折騰事大。 一開始特別擔心寶寶健康出狀況, 後來聽到醫院的結論, 安心了很多。 護士說寶寶重新去保溫箱的幾天, 哭鬧得特別厲害, 估計想媽媽了。 看著寶寶手臂上的針眼和淤青, 閨蜜心疼不已。

Advertisiment
大寶出生的時候都沒這些問題, 以為一切都跟第一次一樣, 沒想到還得“搞這麼一出”,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奶水有問題啊”, 後面還那麼黃不知道有後遺症沒有?

母乳性黃疸是怎麼回事呢?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現根據發生的時間分為早發性和晚發性兩類。 前者發生時間與生理性黃疸相近, 認為主要與母乳餵養不當, 攝入不足有關;晚發性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 常發生於生後1~2周, 可持續至8~12周。 一般認為, 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 活性高。 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 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 此過程在新生兒小腸內進行, 加上小兒腸蠕動相對慢,

Advertisiment
使大量應排泄的膽紅素被這種酶解離成未結合膽紅素, 吸收增加, 即出現母乳性黃疸。 據一些媒體統計, 大約有10%-15%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寶寶, 會有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判斷並不複雜, 新生兒在停止母乳三天左右黃疸值能基本降下來, 就能初步判斷是母乳性黃疸了。

不過母乳性黃疸雖然是母乳引起, 但是大部分寶寶並不需要斷奶, 因為對寶寶的發育和成長一般沒有影響, 只是在母乳餵養期間膚色會偏黃一些。 既然醫生可以讓寶寶出院, 也沒有說明需要停止母乳, 自然還是要繼續為寶寶“供應”最好的天然食品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