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性黃疸的原因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近來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母乳性黃疸腸肝迴圈增加有關。 一般認為, 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 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 活性高。 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 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 此過程在新生兒小腸內進行, 加上小兒腸蠕動相對慢, 使大量應排泄的膽紅素被這種酶解離成未結合膽紅素, 吸收增加, 即出現母乳性黃疸。

由於母乳本身造成, 推測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Advertisiment

2、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不飽和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增高, 對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產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於牛奶及配方奶, 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再分解, 小腸重吸收增加, 至腸-肝迴圈增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母乳性黃疸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來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一般認為,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活性高。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一般來說,發生母乳性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母乳性黃疸發生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由於母乳本身造成,推測主要原因有: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黃疸患兒媽媽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 [詳細答案]

  • 1回答

    常見的母乳性黃疸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關於母乳性黃疸的病因現在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一般認為,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活性高。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可催化結合膽紅素...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症狀?

    在-]-05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準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 [詳細答案]

  • 1回答

    母乳性黃疸的診斷標準?

    1、母乳所致黃疸一般在生後4~5天出現皮膚、粘膜黃染,無其他異常,黃疸逐漸加重,生後10~15天中未結合膽紅素可達171~513umol/l(10~30mg/dl)。如繼續哺乳,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4...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