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性黃疸知識 母乳性黃疸需要斷奶嗎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以母乳餵養後不久即出現黃疸, 可持續數周到數月, 而其他方面正常,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大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 絕大多數患了母乳性黃疸的寶貝,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 黃疸就會漸漸消退, 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影響。

早髮型

主要是母乳不足, 開奶晚, 胎糞排出延遲之故。

晚髮型

由於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增加了膽紅素腸肝迴圈形成。 其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 膽紅素可達10-30mg/dl, 如繼續哺乳, 黃疸在高水準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

Advertisiment
如停止哺乳48小時, 膽紅素明顯下降達50%, 若再次哺乳, 膽紅素又上升。 患了這種黃疸的寶貝一般不會出現其他的不適症狀, 精神狀態、吃奶、大小便都和其他的寶貝沒有什麼區別。

母乳性黃疸需要斷奶嗎?

是否斷奶要根據實際情況, 聽醫生的建議。

寶貝患了母乳性黃疸後, 還要不要進行母乳餵養、應該如何繼續給寶貝餵奶, 這些都是困擾很多媽媽的難題。

首先要請醫生排除有無其他病理情況, 醫生一般需檢查一下膽紅素的含量, 若已經高到一定程度, 則需要暫停母乳, 相反則不要輕易把母乳停掉。 暫停母乳時, 媽媽應該使用吸奶器按時將母乳吸出, 凍在冰箱裡, 以後在寶貝需要時用。

Advertisiment
吸奶的頻率應該保證每2~3個小時一次, 這樣也可以有效地保證母乳的分泌量, 不至於造成乳腺炎或是母乳量的減退。

母乳性黃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兒黃疸常發生在寶寶出生後第一週末或第二周初。 新生兒黃疸的高峰出現於第二、三周。 如果持續母乳餵養, 新生兒黃疸經過4-11周後便會自行消退。 如果暫停母乳餵養, 則黃疸大多在2-4天內迅速減輕, 在第6-9天內可完全消失。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患兒的其他方面都比較正常, 生長發育或是智力狀況可與健康嬰兒沒有差別。

如停喂母乳幾天後再喂母乳, 黃疸可再次出現, 不過此時出現的黃疸往往是輕度的。 以後, 即使持續地用母乳餵養, 黃疸亦不出現。 這是由於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兒出生後3-10周逐漸消失。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 新生兒或嬰兒自身肝臟功能和酶的發育趨於成熟, 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 患兒的黃疸也會同樣消退。

通常情況而言, 患有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患兒不需使用藥物。 只要一般情況良好, 也不必因黃疸存在而中斷母乳餵養。 如情況嚴重, 則應斷奶幾天, 待黃疸消退後再繼續用母乳餵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