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大自然饋贈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 媽媽們希望奶粉餵養能夠讓寶寶有母乳般的體驗。 可是大多數媽媽在追求親和母乳般體驗時, 易誤陷一些奶粉餵養的盲區裡。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母乳餵養, 探討媽媽容易忽略的奶粉餵養盲區。
母乳餵養,
更有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
母乳餵養, 是寶寶健康成長最好的選擇
母乳餵養, 不僅僅是寶寶養分的傳送, 更是媽媽與寶寶之間愛的傳遞。
母乳, 更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母乳不僅營養全面, 能夠滿足新生寶寶的營養需求, 而且其營養成分的含量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不斷變化。
Advertisiment
母乳給寶寶的成長,加一道保護屏障
母乳能夠直接提供抗體, 來幫助寶寶抵抗病菌的侵擾, 而有些抗體是新生寶寶不能自己合成的。 另外, 母乳是直接喂哺, 在這個過程中, 不會有營養氧化流失以及二次污染的情況, 保證寶寶喝到的每一滴母乳中都蘊含最完整新鮮、安全衛生的營養, 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追求母乳般體驗, 奶粉餵養盲區需認清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 可是對於母乳不足或者沒有時間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
Advertisiment
隨著寶寶成長,
每一個階段所需的營養是不一樣的
盲區一:追求營養全面, 忽略寶寶階段性營養變化
媽媽們在選擇奶粉時, 追求營養全面均衡, 卻忽略了寶寶的動態營養需求。 對正在不斷發育的寶寶來說, 營養全面是不夠的。 隨著寶寶不斷成長發育, 寶寶在每一個階段, 甚至每一天所需的營養都不同。 奶粉營養過多過少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想要給寶寶母乳般的體驗, 奶粉營養成分不僅要全面, 還要不斷契合寶寶成長發育的營養需求。
Advertisiment
盲區二:罐裝密封≠衛生安全, 開罐的奶粉與空氣接觸營養易流失
奶粉與空氣接觸後, 會讓水分、細菌進入奶粉內。 為確保衛生安全, 奶粉都強調真空包裝, 全面密封。 而開罐後的奶粉, 因為經常要開閉罐用勺挖取, 奶粉頻繁地與空氣, 以及備奶者的雙手接觸, 給到與病菌接觸的機會。 另外, 空氣進到奶粉罐裡, 奶粉容易被氧化, 從而造成奶粉營養成分的流失。
等到寶寶餓了才沖奶,
容易讓寶寶在等待中產生不安情緒
盲區三:餓了才沖奶, 寶寶肚子可等不起
沖好的奶, 放置太久容易變質, 但媽媽一般是等到寶寶肚子餓時, 才會去給寶寶沖奶。 可是如果沖奶需要的時間太久, 寶寶也許會餓著肚子等, 而寶寶未成熟的身體不適合餓肚子。
Advertisiment
小編叨一叨為了讓寶寶更健康地成長, 若非出現母乳不足的情況, 媽媽最好是堅持母乳餵養。 即使是奶粉餵養, 也要給寶寶親和母乳般的餵養體驗。 媽媽們需要更好地認清奶粉餵養中的盲區, 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什麼樣的奶粉更適合寶寶, 以及奶粉餵養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才能帶給寶寶母乳般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