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來越多的奶粉事件的“洗禮下”, 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選擇母乳餵養。 再加上這些年隨著科學母乳餵養知識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母乳餵養絕對優於奶粉的觀念。
母乳雖好, 但在某此特殊的情況下, 媽媽只能選擇給孩子斷奶。 另外一方面,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奶水的營養遠遠不足寶寶成找所需, 所以, 斷奶是寶寶必須面對的問題。
但是喝奶容易斷奶難, 看孩子沒有奶喝的難受勁兒, 媽媽未哺乳後的不適應, 如何科學斷奶讓大人小孩都少受罪, 成了眾媽們所關注的焦點。
今天, 小編就寶寶斷奶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做一個分析,
Advertisiment
給寶寶斷奶有的是寶寶到了應該斷奶的年齡段, 有的卻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 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 我們接下來將會逐一的分析, 找到科學的解答方案。
一、 不得已型:需要提前給寶寶斷奶的特殊情況
1、母乳過敏, 選用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
的確有母乳餵養過敏的現象, 但是發生率極低。 如果真的是母乳過敏, 必須選用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 但對於“母乳過敏”的診斷要慎重!
2、乳糖不耐受、牛奶過敏何時需暫停母乳
乳汁, 包括母乳在內, 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乳糖。 若換不含乳糖配方粉或在現有奶粉中添加乳糖酶後, 症狀有所緩解或消失, 就可確定為乳糖不耐受;若症狀不緩解,
Advertisiment
如果媽媽已相當限制自己飲食種類, 嬰兒過敏仍非常嚴重, 或持續加重, 說明因牛奶過敏已出現對母乳的交叉過敏, 這時應考慮停止母乳餵養。
3、哺乳媽媽生病服藥期間, 何時暫停母乳
媽媽母乳餵養期間一旦生病, 肯定會陷入母乳餵養與治病的矛盾中。 哺乳期母親生病應該治療, 只有治療疾病才能保證母親健康, 也才能確保後續的母乳餵養。 通過《藥物與母乳餵養》或其他詳細的藥物手冊可以查找藥物的 L1 ~ L5的分級。
若選擇 L1 或 L2 藥物, 媽媽可以持續母乳餵養。 若使用L3 ~ L5 級藥物, 應暫停母乳餵養, 並堅持定時用吸奶器吸奶, 最好使用電動吸奶器。 停藥 24 小時後,
Advertisiment
二、 孩子年齡大了, 科學斷奶的情況
預備工作:配方粉、奶瓶餵養、逐漸斷夜奶
先確定嬰兒是否耐受配方粉?
斷奶前, 先將一點配方粉塗在嬰兒嘴周, 觀察皮膚是否變紅, 若皮膚無改變, 可給孩子喂些配方粉(小勺、奶瓶均可), 進一步觀察是否出現皮疹、嘔吐、腹瀉等, 若無任何不適, 可選擇牛奶或羊奶為基礎的配方粉, 兩者無特別不同。 再有, 就要考慮如何斷奶了!
對不接受奶瓶的嬰兒, 家長須注意:
1、媽媽不用奶瓶餵奶
斷奶初期, 由媽媽以外的家人用奶瓶喂孩子。
2、怎樣讓孩子接受奶瓶
在孩子接受奶瓶前, 暫停輔食和水, 直到嬰兒接受奶瓶餵養為止。 餓、渴時都用奶瓶餵奶, 一天之內多可接受奶瓶。
Advertisiment
用奶瓶餵養抽吸出的母乳, 不是常規推薦的母乳餵養方法之一, 而是對於媽媽不能在家堅持直接餵養時的一種補充, 也是增加母乳餵養時間的一種補充方式。 有研究表明, 抽吸出的乳汁, 經過冷凍後再逐漸解凍, 營養物質損失不到 1%, 免疫性(一些活性營養素)減少也非常有限。
3、斷夜奶, 睡整覺
給嬰兒斷夜奶沒固定時間。 誘導嬰兒夜間睡大覺, 順其自然地停止夜哺。 嬰兒生後2~3個月開始接受了晝夜變化, 夜間連續睡眠時間逐漸拉長。 白天即使嬰兒睡覺也不要拉上窗簾, 大人繼續正常說話走動;夜間必須關上燈。 還要考慮夜間夜醒是否有嬰兒腸絞痛問題。 調整好睡眠習慣, 利於斷夜奶。
小編的話:關於科學斷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