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不要盲目追求無菌

每年8月的第一周是“世界母乳餵養周”。 能用母乳正確餵養寶寶是每一個新媽媽的心願, 很多媽媽為了給寶寶潔淨的乳汁, 常常用消毒用品清潔乳☆禁☆頭, 或者將最開始的幾滴乳汁丟棄再餵養。 專家指出, 母乳餵養其實是一個有菌的過程, 盲目追求“潔淨無菌”反而適得其反。

初乳強過益生菌

很多新媽媽自認為是一個純母乳餵養的媽媽, 但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天都加過配方奶, 很多寶寶第一口奶吃的就是配方奶, 而這樣恰恰喪失了媽媽將免疫力輸送給寶寶的珍貴機會。

和睦家醫院兒科崔玉濤教授介紹,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先天免疫有重要影響, 對母乳的研究顯示, 媽媽乳腺內產生乳汁的小體周圍會看到細菌, 這個細菌是媽媽在生寶寶之前就準備好的。

因為媽媽在生孩子之前的二三十年間寄存在乳管有很多菌群, 這些菌群在寶寶出生後通過正常的母乳餵養可輸送給寶寶, 這些最初的乳汁有助於新生兒建立平衡的免疫系統, 而不是寄希望于給孩子服用益生菌。

很多人提倡給寶寶吃益生菌增強免疫力, 或者因為各種原因造成寶寶的“第一口奶”是配方奶, 這就使得媽媽乳腺小體乳管內為寶寶準備好的細菌被輕易放棄。

母乳餵養是有菌過程

很多人認為乳☆禁☆房上會有細菌, 因此在餵奶前把乳☆禁☆房擦得非常乾淨;還有人認為剛開始的乳汁比較髒,

Advertisiment
所以要擠出幾滴乳汁以後再哺乳……而這些媽媽極力追求的“無菌環境”恰恰不利於寶寶的免疫系統。

崔玉濤教授指出, 目前的嬰兒有兩類免疫系統疾病很常見:過敏性疾病和肥胖, 它們都與腸道菌群不健康或發育異常有關。 很多媽媽害怕細菌接觸到寶寶, 其實細菌需要與人共存, 母乳餵養就是先給寶寶喂細菌再喂乳汁, 寶寶一出生並非需要保持在無菌環境中生存, 無菌反而會給寶寶帶來麻煩。

他提醒, 適當的清潔是必要的, 但新媽媽要認識到:母乳是非常乾淨的營養液體, 但乾淨不代表沒有細菌, 母乳餵養不是無菌餵養過程, 而是有菌餵養過程。 建議直接餵養母乳,

Advertisiment
不需要過度消毒, 更不需要加溫。 不提倡在餵奶前先將乳☆禁☆頭擦洗得過於乾淨, 因為孩子在吮吸時, 可以適當吃到媽媽乳☆禁☆頭及乳☆禁☆頭周圍皮膚上和乳管內的細菌, 有利於嬰兒腸道健康。

還要注意的是, 配方奶的餵養就屬於無菌操作, 因為奶瓶和奶嘴使用之前都會高溫消毒, 而餵養方式中也不會引入細菌, 因此雖然配方奶企業都會在奶粉中加入活性菌成分, 但也遠遠達不到與母乳餵養相同的水準。

頻繁使用消毒劑不可取

寶寶免疫性疾病的增多, 除了與母乳餵養不到位有關, 還與環境中消毒劑的使用有關, 例如媽媽要慎重對待頻繁消毒乳☆禁☆房的行為。

崔玉濤還介紹, 細菌對免疫功能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寶寶平時不接觸細菌、周圍的環境太乾淨,

Advertisiment
腸道就無法發育成熟。 想要維持寶寶正常的腸道功能, 應讓寶寶適量接觸細菌, 少菌而非無菌的生活環境很重要。 當年的“非典”使得本該在醫院或大型公共場所中才能使用的消毒劑大量進入家庭, 而這些消毒劑會破壞腸道細菌。

因此建議家庭應停止濫用化學消毒劑或消毒成分, 特別是要避免慢性消毒劑的食入, 例如媽媽消毒乳☆禁☆房所使用的慢性消毒劑可能會被孩子食用, 而導致腸道內的細菌平衡被打亂, 引起免疫功能受損。 過量過濫使用消毒劑, 除了降低腸道免疫力之外, 還可能會引起過敏性鼻炎、咳嗽、流鼻涕、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