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中的四大異常現象

全世界對於母乳餵養都是積極提倡, 並且推行的。 主要是因為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物。 隨著人們對於健康的不斷關注, 最新的研究發現:少數媽媽們乳汁中某些成分的微妙變化, 也會導致寶寶身體裡出現異常的疾病。

一、母乳性腹瀉多見於出生六個月以內嬰兒。 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 雖然有腹瀉, 但孩子生長發育不受影響。 發生腹瀉的原因多與母乳中含有較多的前列腺素E2有關。 此種腹瀉往往隨嬰兒漸漸長大和添加輔食漸漸消失, 不必停止餵奶。

二、母乳性黃疸有的新生兒吃母乳後出現皮膚、眼鞏膜發黃,

Advertisiment
但新生兒無發熱, 食欲好, 生長發育正常, 若停喂母乳, 黃疸在六到九天消失。 這是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名叫3α-20β孕二醇的激素引起的。 母乳中的這種激素, 在新生兒出生三到十周後會逐漸消失, 因此不必停止母乳餵養, 或臨時用牛奶餵養一段時間。

三、母乳性酒精中毒當哺乳母親喝了較多含酒精飲料後, 酒精吸收後通過乳汁排出, 新生兒吃了含酒精的母乳引起中毒。 表現為皮膚潮紅, 煩躁不安, 心率、脈搏加快, 嗜睡等。 應立即停喂母乳, 給多量水分, 加速酒精排出。

四、母乳性青紫此為乳母吃了大量不新鮮或煮後隔了幾天的蔬菜, 或吃了未醃透的泡菜, 這樣的食物中含有高濃度的亞硝酸鹽, 而亞硝酸鹽進入乳汁中可使嬰兒肢端皮膚、口唇青紫,

Advertisiment
頭暈、心慌、噁心嘔吐, 一旦發現, 應送醫院治療。

通過上面的描述, 可以知曉媽媽們的健康直接關係著寶寶的身體變化。 所以, 媽媽族們要密切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保健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