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時易出的狀況應對法

母乳餵養寶寶是寶寶最好的營養, 對於新媽媽來說很陌生, 特別是在給寶寶餵奶時。 母嬰專家表示, 很多寶寶在吃奶時都會出現溢奶、吐奶、打嗝的現象。 當新媽媽遇到這些情況時該怎麼應對法呢

母乳餵養的3種狀況應對方法

打嗝

寶寶有時候哭鬧, 如果你確信他不是餓了想吃東西, 就很可能是想打嗝兒了。 他會趴在你胸前, 但不是想吃奶, 而是希望得到你的撫慰。 這時你最好讓他趴在你肩膀上, 拍拍他的背, 或者讓寶寶坐在你大腿上, 一隻手的手掌抵著他的胸部, 位置以寶寶的下巴正好位於你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為宜,

Advertisiment
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

餵奶時, 儘量保持寶寶的頭部比腹部高。 寶寶哭鬧會吞下去過多的空氣, 因此, 在他感到不適之前餵奶可以避免進入這個“惡性循環”。

溢奶

餵奶時要將孩子抱起來餵奶, 不要睡著餵奶;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乳☆禁☆頭, 讓孩子喘口氣, 稍稍調整一下, 然後繼續喂;若是母乳餵養, 在母乳多的情況下, 讓母親稍壓乳☆禁☆房, 減緩乳汁流出速度, 讓孩子能吸一口, 咽一口。 喂完奶以後, 應將孩子抱著豎起, 輕拍其後背, 讓孩子將咽下的空氣排出後在放平睡下。 餵奶量不宜過多, 間隔不宜過密。

吐奶

在寶寶吐奶時, 第一個步驟便是將寶寶直立抱起, 接下來便是將寶寶的頭, 往左右任一側傾斜, 讓奶水能順利流出,

Advertisiment
千萬不可讓寶寶的頭部向上仰起, 否則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氣管中。 平躺時發生嘔吐, 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 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把手帕纏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 甚至咽喉, 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 以保持呼吸道順暢, 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 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 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 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 使其能咳出。

這些都是在母乳餵養時容易出現的現象以及應對的方法, 母嬰專家表示, 寶寶並非天生就會這些, 很大原因在於媽媽餵奶的姿勢, 只要姿勢正確, 寶寶在吃奶時才會更舒服, 自然就會乖乖吃奶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