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需把握三標準

母乳餵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 包括我們國家衛生部07年8月份頒佈的建議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兩歲, 包括社會上的媽媽, 包括要回去工作的媽媽, 我們理想建議至少要持續到兩歲或者一歲半。 如果方法措施得當, 這確實可以做到的。 但是, 母乳餵養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標準和方法。

餵養奶寶寶 媽咪要掌握三標準

標準一:不宜過長

寶寶吃奶的時間不宜過長, 從奶汁的成分來看, 先吸出的母乳中蛋白質含量高, 而脂肪含量低, 隨著吸出奶汁的量逐漸增多, 母乳中脂肪含量逐漸增高,

Advertisiment
蛋白質的量逐漸降低。 吃奶時間過長, 會使脂肪攝入過多, 容易引起寶寶腹瀉。 其次, 乳汁已吸空, 再含著乳☆禁☆頭, 吸入的都是空氣, 容易造成溢乳。

標準二:把握時間

一般認為一側乳☆禁☆房的哺乳時間為10分鐘。 吸奶最初2分鐘, 已經可以吃到總乳汁量的50%, 最初4分鐘, 可吃到總乳汁量的80%-90%, 最後的5分鐘幾乎吃不到多少奶。 所以吃奶時間越長, 並不等於吃得越多。

標準三:按需餵養

我們所謂按需, 這個需是寶寶的需要, 寶寶什麼時候餓了, 我們就什麼時候給, 有些媽媽可能對這方面有一些誤區, 有些媽媽雖然是寶寶的需要, 但也要給他一個時間框架, 走過來的媽媽知道寶寶吃奶沒有什麼規律, 你判斷他真的不是尿濕了,

Advertisiment
不舒服的哭, 而是饑餓的時候哭就要給他喂母乳。 早期的時間建議一天至少八次才能體現一個按需哺乳, 也是結合了小孩子特點來說的。

很多媽媽有一個誤區, 剛剛提到人為的給他設置一個規律, 不到四個小時不喂, 孩子餓了哭了也不給, 實際上這種人為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沒有體現按需哺乳。 母乳的分泌是一個人為的神經反射條紅的過程, 我們要說到母乳分泌的機理的話, 只要分泌過一次, 乳汁馬上為下一次分泌做好準備了, 這是催乳素和催產素在裡面的調節。 而且一般吃的越多, 乳汁分泌越多。

把握了以上三個標準和原則, 相信你的母乳餵養之路一定可以走的更遠, 你的寶寶也一定可以健康成長。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