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親:別在公車上訓孩子

之所以想到這個話題, 是因為在公車上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年輕母親, 她們旁若無人地教育著孩子, 時而和顏悅色, 時而兇神惡煞, 把一車人都當做她孩子的配聽。 我很不明白, 你要是培養在家裡培養好了, 為什麼非要把家庭課堂搬到車上, 在大庭廣眾之下來培養孩子呢?

我乘公車從家裡到單位時, 每天都能碰到這樣一位年輕母親, 她每天都要檢查兒子的英語, 兒子一說錯, 她就訓斥, 而且嗓門特別大, 仿佛整個車廂都因為她的聲音而戰慄。 她對兒子總是板著臉, 越是板著臉, 兒子越是緊張, 越是緊張就越是容易出錯,

Advertisiment
出錯必然遭來厲聲的訓斥。 她比兒子早學了幾年英語, 多會了幾個單詞, 於是就在兒子面前有了絕對的權威, 就越發威嚴了。

還有一位, 她不是一個孩子, 是兩個, 一兒一女, 大概那小子特別聰明, 閨女稍微笨了些, 媽媽在車上佈置的作業, 男孩總是在第一時間完成, 完成了就可以吃早點, 一副得勝的樣子, 閨女反應遲鈍些, 完不成就不准吃早點。 我每次看到那女孩在完成作業後, 總是噙著淚在吃那早點的, 一副可憐的樣子。

從上面舉的例子來看, 這些母親多半關心的是孩子的學業成績,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不放過公共汽車上的這段時間, 抓緊對孩子進行輔導。 這時她們的角色是教師, 她們的孩子是學生,

Advertisiment
教師對學生的訓斥、懲罰, 就毫髮畢露地呈現在流動的公共汽車上。

然而, 她們忘記的是孩子除了學業成績的需求, 還有精神成人的需求。 像這種在大庭廣眾之下, 接受訓斥, 接受懲罰, 尊嚴喪盡, 心理受到嚴重壓抑, 還談得上什麼精神成人呢?

說到精神成人, 倒是有一位年輕母親做到了。 還是在公車上, 她那上小學的兒子把腳翹得很高, 受到母親的批評, 說你翹得這麼高, 萬一腳底的灰碰到別人身上怎麼辦?再說, 腳翹起來也不雅觀, 也不是文明的表現。 我覺得這位年輕母親很有修養, 很會教育孩子。

可接下來就讓我心裡不是滋味了, 她說起了兒子在學校的受人欺負、挨打, 怪兒子沒用, 並武斷地推斷出兒子肯定在學校裡做了壞事情,

Advertisiment
不然, 人家為什麼打你?她越說越激動, 嗓門越來越大, 剛才的春風化雨、循循善誘全然不見了, 又換成了一副猙獰的兇神惡煞的面孔。 我看到那兒子在發抖, 眼巴巴望著她的母親, 像待宰的羔羊……

看到這一幕, 我感到天底下最可憐的是孩子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