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每36人中有1人通過體外人工受精技術降臨人世

當時機法和人工授精法等通通不奏效、輸卵管堵塞或精子品質有問題時, 一般會建議實施體外人工受精治療法。

通過體外人工受精技術降臨人世的寶寶也被稱為"試管嬰兒”。 1978年, 第一例試管嬰兒的降生曾轟動整個世界。 之後體外人工受精技術實現了飛躍的發展和廣泛的普及。 儘管如此, 從開發之初到2010年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諾貝爾獎, 體外人工受精技術經歷了漫長的32年才被官方正式認可。 諾貝爾獎的頒發, 對那些依然能記住當年世人偏見的相關人士來說, 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現在每年依靠這個技術降臨人世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僅日本就有近二萬人, 相當於每36人中便有1人是試管嬰兒。

在實施體外人工受精的取卵時, 一般會給患者注射麻醉藥。 之後, 醫生一邊通過超聲波觀察, 一邊用針取出包含卵泡液體在內的卵子。 卵子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

Advertisiment
因此只要注意觀察, 就可以用肉眼看到卵子在無影燈照射下的培養液中微微發光的浮動狀。

在擁有團隊醫療的不孕治療專門機構, 胚胎培養士在收到卵子後, 或立即將患者丈夫的10~20萬個精子散入培養皿使其受精, 或實施顯微授精。

當受精卵形成"早期胚"(受精2天后)或成長為"胚囊"(受精5~6天)後, 用管子將其送人子宮。 這個被稱為"胚移植"的操作步驟, 不會像取卵那樣給人帶來疼痛感。 受精卵逐漸進人子宮的過程可以通過超聲波設備觀察到。 這時, 可以和丈夫一起觀察這個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