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精神寄託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精神寄託:

第一, 把精神寄託在新生活目標的追求上。 老年人要使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美滿而有意義, 就要確定“第二人生”的新目標。 對這一目標的追求會使老年人的精神狀態感到充實, 覺得生活十分有意義而不空虛。 生命本身就是追求, 奮力追求的人才會使生命之樹常青。

第二, 培養興趣愛好, 把精神寄託在有意義的活動上。 老年人晚年生活有充裕的閒暇時間, 應該培養一定的興趣愛好, 如繪畫、書法、種花、養鳥、釣魚、下棋、欣賞音樂、吹拉彈唱等, 這些都能起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良好作用。

Advertisiment
把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寄託在興趣愛好上, 就不會感到精神空虛、人生乏味了。

第三, 把精神寄託在有益的社會活動中。 老年人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 可以擴大人際關係的交往, 獲取豐富的資訊以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可以參加的社會活動是很多的, 例如老年社團組織的活動, 街道居民組織的公益活動, 少年兒童校外輔導活動, 等等。

第四, 把精神寄託在新的“成就需要”上。 心理學家指出, 一個人在心理上有多種需要, 如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異性的需要等, 而成就的需要則是人生最高層次的需要。 所謂成就需要, 是一種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努力實現自己覺得最有價值的理想目標的需要。

Advertisiment
老年人離退休, 脫離了工作崗位, 在職時所從事的工作的成就需要基本結束, 但並不是老年人成就需要的結束。 老年人還會有新的成就需要, 在離退休後的多種活動中, 如著書立說、撰寫回憶錄、社會公益活動以及書法繪畫、種花養鳥、下棋釣魚、吹拉彈唱等文化娛樂活動上有所成功, 有所進步, 都能使心理上得到滿足, 產生“成就感”, 自己會覺得生命充實, 無形之中增加生活的朝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