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個孩子都需要補充微量營養素嗎?

微量營養素補不補?

“你們家孩子缺不缺鈣?”“這孩子晚上睡覺不踏實, 可能缺鋅吧?”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 微量營養素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作用到底有多大?每個孩子都需要補充微量營養素嗎?

微量營養素宏量營養素

談到微量營養素, 就不可避免地要從宏量營養素講起。 在我們人體的營養需求中, 宏量營養素最為重要, 宏量營養素一般分為三大類: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其他的我們統稱為微量營養素, 我們人體需要的微量營養素有30多種,但是現在我們實際能檢測的也就五六種, 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鈣、鋅、鐵、銅、鉛。

Advertisiment

宏量和微量的區別就是人體對它們需要的量是多少, 以及它們占人體組成成分中的量是多少。 宏量營養素在人體整個組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我們對它的需要量很大, 它對人體的作用也最大;而微量營養素占的比例很小, 人體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就只是微量。

所以, 微量營養素雖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它們在人體中的存在既然是微量, 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輔助作用, 而不可能是主要作用。 剛才大家提到的一些認為是孩子缺乏微量營養素的表現, 比如睡得不踏實、有枕禿等, 其實不可能是這幾種微量營養素來決定的。

微量營養素, 有沒有必要測?

因為我們人體中的微量營養素含量很少,

Advertisiment
所以很難通過血液直接檢測到孩子體內的含量, 現在給孩子查微量營養素, 並不是直接檢測血液裡微量營養素的含量, 而是通過與一個標準進行對比來判斷的, 也就是說, 微量營養素並不是直接檢測出血液中的含量, 而是通過與微量營養素的標準比測出來的。 所以, 測定過程中的誤差相當高。 只要你操作時有一點點的誤差, 對比出來的數字就會差出很多。

之所以會出現誤差, 並不是說儀器不准, 實驗員操作不認真, 而是其中有不可避免的誤差因素。 比如從指尖或耳垂取血, 採集血液過程中, 組織液和血液一同被擠出, 造成血液稀釋;空氣中含有微量營養素, 如果采血後沒有馬上化驗, 空氣中的微量營養素就會沉在血液裡;采血的過程中要用碘酒、酒精消毒,

Advertisiment
它們當中的微量營養素也有可能被一起采到血液當中。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 所以微量營養素的檢測資料並不是很準確。

用不用補充微量營養素?

雖說微量營養素只是一個參考, 可是如果真的查出孩子的某項元素偏低, 家長都會不由自主地就想辦法去給他補, 想著補總比不補強吧。

可是, 補還真有可能出問題。 因為我們平常關注的鈣、鐵、鋅等微量營養素, 幾乎都是二價陽離子, 它們在胃腸道初步吸收的途徑都是一樣的。 如果你給孩子補充了其中的一種, 比如鈣, 就會減少其他微量營養素的吸收。 因為我們人體在吸收微量營養素的時候, 轉換的途徑都是一樣的,

Advertisiment
一種元素的力量強了, 其他元素相對就要被削弱。 所以家長會發現, 給孩子補了鈣, 過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又缺鐵了、缺鋅了, 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的食物中鐵少了、鋅少了, 而是鈣的力量太強了, 使鐵、鋅無法被吸收。

既然不能隨便補充微量營養素, 那怎麼才能保證孩子獲得均衡而充足的營養呢?

添加輔食前

母乳十維生素D

母乳中真正重要的是三大營養素, 也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母乳所含的各種物質中最多的是脂肪, 在母乳提供總的熱量中占了55%。 排在第二位的是碳水化合物, 第三位是蛋白質。 可見, 這三種營養素對於小嬰兒來說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脂肪。 而母乳中各種微量營養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Advertisiment
有的相對多, 比如鈣、鐵、鋅, 有的相對少, 比如錳、銅、碘。 所以我們又將它們分成為微量營養素和微微量營養素。

雖然母乳餵養能夠提供孩子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素, 但它並不是十全十美的, 母乳中還缺三種營養素:維生素、維生素D和鐵, 嬰兒生後都會注射維生素I嬰兒體內鐵的儲備可以滿足4~6個月嬰兒的生長需要, 所以, 吃母乳的孩子只需要補充維生素D。

哺乳媽媽每週吃50種食物

在母乳餵養期間, 只要媽媽飲食正常, 就能夠保證孩子的微量營養素和微微量營養素的供給。 那麼, 媽媽的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呢?並不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而要保證食物的總類和量足夠。 媽媽們一般比較注意食物的量, 但是很少注意種類, 我們建議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每週要吃50種食物。通過食物搭配使母乳中的營養素盡可能提高。這樣母乳中含的微量營養素就足夠了。

配方奶餵養,不用再額外補充任何營養素

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已經調配好了,比例很均衡。只要孩子每天喝500毫升的配方奶,就不用再額外補充任何營養素。

添加輔食後

按時添加輔食

孩子慢慢長大,腸蠕動比小時候快了,流質的食物在胃腸道存留的時間更短,還沒有得到充分吸收就被排出體外,無法保證孩子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這時必須添加固體食物來保證這些營養素在胃腸道裡存留的時間,只有存留時間足夠,才能保證吸收率的提高。所以孩子6個月以後必須添加輔食。

另外,腸道功能要逐漸成熟,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素。而固體食物可以促進腸道功能成熟。因為腸道對液體食物的吸收比較容易,而對固體食物的吸收相對就比較難,腸道需要通過慢慢適應、接受固體食物這種性狀的東西,來促使自己的功能不斷成熟。

選對輔食種類

在我接觸的很多孩子中,有這麼一個現象:孩子出生後,生長發育得一直很好,但只要一開始添加輔食,孩子的生長發育就開始變得慢起來。這種情況並不在少數。家長覺得很困惑:孩子吃得很好,量也足夠,為什麼還長得慢了?

很多媽媽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選的是蛋黃、麵條、蔬菜、水果。實際上,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來說,嬰兒營養米粉是最好的選擇。和配方奶粉一樣,米粉也有個配方的概念,就是以米作為最基本的原料,添加了很多的營養素,比如DHA、鐵等,所以它是一種營養均衡的食物。而其他的輔食營養都做不到那麼全面,比如蛋黃,它的鐵含量雖然比較高,對嬰兒來說固然重要,但其他的營養素就不夠好。米粥、菜泥、麵條等輔食不是不好,而是營養不夠全面。

所以,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首先應該選擇嬰兒米粉。在此基礎上,再逐漸在米粉中添加蛋黃、菜泥等。而且,添加蛋黃、菜泥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要這一頓吃米粉,下一頓吃菜泥,再下一頓吃蛋黃。這樣分著喂,就會無形中在給孩子出選擇題,而且很可能是單選題,因為只有面對幾種食物時,才可以做出選擇,選出自己最喜歡吃的一種。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孩子偏食。而在米粉中添加蛋黃、菜泥,就像我們吃飯時的米飯和蔬菜搭配一樣,就沒有選擇的問題了。

學會咀嚼,才能充分吸收

要從食物中獲得營養,不僅要讓孩子吃下這些食物,而且還要能夠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要等到孩子具備咀嚼的能力,才給他吃塊狀的食物,否則的話,要不他就囫圇吞棗地咽下去,要不就吐出來。即使咽下去了,也消化不了。

那怎麼幫助孩子學會咀嚼?給他吃塊狀的食物並不能幫助孩子學會咀嚼,而是要教會他咀嚼。但是孩子畢竟很小,你跟他說:"要好好嚼!“他根本聽不懂,所以,你要做給他看,也就是說,他吃的時候你也吃。和父母一起吃飯,對於孩子來說是件愉快的事,而且看到你的咀嚼動作,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也可以在喂孩子吃飯時,你在嘴裡嚼塊口香糖,讓孩子觀察你的嘴是怎麼動的,這樣他才能慢慢學會咀嚼。

做他喜歡的味道

經常有媽媽跟我說,給孩子精心準備的飯菜他卻不愛吃。那要看你做的味道如何了。味道是跟家庭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有關的,給孩子做飯時,千萬不能脫離這個環境,比如有的家庭做菜偏甜,有的偏酸,在給孩子做飯時,你稍微加一點點糖或醋,就和你們的口味一致了。

另外,孩子的味覺發育是呈階梯狀的。也就是說,他的味覺在一段時間內會一直維持一個水準,到了一定的時候,突然就會上升一個幅度,上升後又會維持一段時間,就像走臺階一樣。所以,當你發現孩子不愛吃飯了,說明他進入了下一個階梯,這時你只要將味道調得比以前重一點點,他就會重新對飯菜感興趣了。這樣的口味維持一段時間後,他又不接受了,這時你再稍微加重一點味道。而不要以為孩子的口味是爬坡似的,今天加一滴,明天就要加一滴半,後天加兩滴。

每餐多準備一些

媽媽們給孩子餵飯時;是不是孩子把你準備的飯都吃完才覺得他吃飽了?其實,這是家長的一個固定思維,孩子全吃完了,很可能他沒吃飽;孩子沒吃完,其實對於他來說量已經夠了。而且,孩子的飯量並不是每一餐都一樣的,要允許他有上下20%的差距,也就是說,每次多準備的量。我們每餐的飯量還不一樣呢,孩子也一樣。如果你每餐都要求孩子全吃進去的話,很快就會出現追著給孩子喂的情況,這樣會養成孩子對吃飯逐漸產生厭惡感,而愉快進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千萬別為了把最後那幾口喂到孩子嘴裡,而把他吃飯的樂趣給喂沒了!

我們建議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每週要吃50種食物。通過食物搭配使母乳中的營養素盡可能提高。這樣母乳中含的微量營養素就足夠了。

配方奶餵養,不用再額外補充任何營養素

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已經調配好了,比例很均衡。只要孩子每天喝500毫升的配方奶,就不用再額外補充任何營養素。

添加輔食後

按時添加輔食

孩子慢慢長大,腸蠕動比小時候快了,流質的食物在胃腸道存留的時間更短,還沒有得到充分吸收就被排出體外,無法保證孩子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這時必須添加固體食物來保證這些營養素在胃腸道裡存留的時間,只有存留時間足夠,才能保證吸收率的提高。所以孩子6個月以後必須添加輔食。

另外,腸道功能要逐漸成熟,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素。而固體食物可以促進腸道功能成熟。因為腸道對液體食物的吸收比較容易,而對固體食物的吸收相對就比較難,腸道需要通過慢慢適應、接受固體食物這種性狀的東西,來促使自己的功能不斷成熟。

選對輔食種類

在我接觸的很多孩子中,有這麼一個現象:孩子出生後,生長發育得一直很好,但只要一開始添加輔食,孩子的生長發育就開始變得慢起來。這種情況並不在少數。家長覺得很困惑:孩子吃得很好,量也足夠,為什麼還長得慢了?

很多媽媽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選的是蛋黃、麵條、蔬菜、水果。實際上,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來說,嬰兒營養米粉是最好的選擇。和配方奶粉一樣,米粉也有個配方的概念,就是以米作為最基本的原料,添加了很多的營養素,比如DHA、鐵等,所以它是一種營養均衡的食物。而其他的輔食營養都做不到那麼全面,比如蛋黃,它的鐵含量雖然比較高,對嬰兒來說固然重要,但其他的營養素就不夠好。米粥、菜泥、麵條等輔食不是不好,而是營養不夠全面。

所以,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首先應該選擇嬰兒米粉。在此基礎上,再逐漸在米粉中添加蛋黃、菜泥等。而且,添加蛋黃、菜泥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要這一頓吃米粉,下一頓吃菜泥,再下一頓吃蛋黃。這樣分著喂,就會無形中在給孩子出選擇題,而且很可能是單選題,因為只有面對幾種食物時,才可以做出選擇,選出自己最喜歡吃的一種。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孩子偏食。而在米粉中添加蛋黃、菜泥,就像我們吃飯時的米飯和蔬菜搭配一樣,就沒有選擇的問題了。

學會咀嚼,才能充分吸收

要從食物中獲得營養,不僅要讓孩子吃下這些食物,而且還要能夠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要等到孩子具備咀嚼的能力,才給他吃塊狀的食物,否則的話,要不他就囫圇吞棗地咽下去,要不就吐出來。即使咽下去了,也消化不了。

那怎麼幫助孩子學會咀嚼?給他吃塊狀的食物並不能幫助孩子學會咀嚼,而是要教會他咀嚼。但是孩子畢竟很小,你跟他說:"要好好嚼!“他根本聽不懂,所以,你要做給他看,也就是說,他吃的時候你也吃。和父母一起吃飯,對於孩子來說是件愉快的事,而且看到你的咀嚼動作,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也可以在喂孩子吃飯時,你在嘴裡嚼塊口香糖,讓孩子觀察你的嘴是怎麼動的,這樣他才能慢慢學會咀嚼。

做他喜歡的味道

經常有媽媽跟我說,給孩子精心準備的飯菜他卻不愛吃。那要看你做的味道如何了。味道是跟家庭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有關的,給孩子做飯時,千萬不能脫離這個環境,比如有的家庭做菜偏甜,有的偏酸,在給孩子做飯時,你稍微加一點點糖或醋,就和你們的口味一致了。

另外,孩子的味覺發育是呈階梯狀的。也就是說,他的味覺在一段時間內會一直維持一個水準,到了一定的時候,突然就會上升一個幅度,上升後又會維持一段時間,就像走臺階一樣。所以,當你發現孩子不愛吃飯了,說明他進入了下一個階梯,這時你只要將味道調得比以前重一點點,他就會重新對飯菜感興趣了。這樣的口味維持一段時間後,他又不接受了,這時你再稍微加重一點味道。而不要以為孩子的口味是爬坡似的,今天加一滴,明天就要加一滴半,後天加兩滴。

每餐多準備一些

媽媽們給孩子餵飯時;是不是孩子把你準備的飯都吃完才覺得他吃飽了?其實,這是家長的一個固定思維,孩子全吃完了,很可能他沒吃飽;孩子沒吃完,其實對於他來說量已經夠了。而且,孩子的飯量並不是每一餐都一樣的,要允許他有上下20%的差距,也就是說,每次多準備的量。我們每餐的飯量還不一樣呢,孩子也一樣。如果你每餐都要求孩子全吃進去的話,很快就會出現追著給孩子喂的情況,這樣會養成孩子對吃飯逐漸產生厭惡感,而愉快進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千萬別為了把最後那幾口喂到孩子嘴裡,而把他吃飯的樂趣給喂沒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