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和孩子玩來玩去就是老三樣,你差的是這一步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們意識到了玩的重要性, 但有不少媽媽給我留言, 覺得自己不知道每天和孩子玩什麼?最後玩來玩去的還就是那些老三樣。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每天是如何給小D安排玩的。

學齡前孩子早期啟蒙的關鍵

現在早期啟蒙這個概念越來越普遍了, 但我就常常看到身邊朋友對孩子的早期啟蒙容易跟風缺少規劃, 繪本熱了每天就是唯讀繪本;孩子喜歡樂高積木就恨不得把整個樂高店搬回家;聽說運動有好處就每天只幹一件事在戶外玩。 早期啟蒙需要圍繞“全腦啟蒙“, 大腦的不同區域都要照顧到,

Advertisiment
多元化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關鍵字。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偏好, 有的好動有的好靜, 有的愛畫畫有的愛搭積木。 我們可以鼓勵這樣的偏好, 但也需要有意識讓孩子接觸“多樣性”, 孩子的大腦有無限可能, 不要過早地讓大腦區域形成“強者更強, 弱者更弱”的情況, 更不要因為父母的偏好或者局限而給孩子設限了。

多元化的“玩耍”有哪些?

要學會規劃, 那第一步就要先瞭解孩子的玩有哪些?不同的幼教理論派系可能會有不同的劃分, 我今天分享的是我自己用下來覺得挺不錯的一個劃分概念, 供大家參考。

1、運動遊戲(Active Play)

顧名思義, 就是走啊、爬啊、跑啊、跳啊,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放電”活動, 或者也可以叫沒有規劃的玩,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撒開了瘋。 這類玩耍最方便發生的地方就是公園、遊樂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孩子主動在運動, 推著或者抱著孩子逛公園不算的。

如果冬天天氣冷了, 或者空氣污染嚴重不能出門, 那在家可以玩像枕頭大戰、障礙爬等室內遊戲;或者可以買一個隧道在家玩。

2、操作性☆禁☆遊☆禁☆戲(Manipulative Play)

這類的玩耍需要孩子專注于一個目標去解決一些問題, 比如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來說把套圈拿出來套上去, 對於1歲後的孩子可能是拼圖、搭積木;對於3歲以後的孩子可能就是自己組裝一個玩具等。

這類遊戲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 很多孩子弄了幾下完不成就放棄了, 有的孩子甚至還會沮喪而大發脾氣。

Advertisiment
但正因為難, 也說明了這類遊戲是孩子都需要鍛煉的, 對於專注力、情緒控制、自控力都是有好處的。

3、角色扮演/假裝遊戲(Pretend play)

我們俗稱是“過家家”, 但不局限于扮演爸爸媽媽, 和娃娃玩, 也可以是廚師、醫生、消防員等等。 甚至根據孩子的想像力, 任何一個道具都可以進行這樣的玩耍, 比如一個閒置的快遞盒子, 可能就是孩子的城堡, 她在裡面裝修城堡, 邀請她的夥伴們來做客等等。

假裝遊戲對於孩子的想像力、語言啟蒙、認知發展的幫助特別大, 如果運用得當, 還能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比如運用假扮醫生的遊戲, 幫助孩子克服打針的恐懼。

4、創造力遊戲(Creative play)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早期藝術啟蒙的都是屬於這一類, 比如橡皮泥、畫畫,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是做手工等。

Advertisiment
儘管這類遊戲叫創造力遊戲, 但這裡有個誤區, 一定要提醒大家避免。

那些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示範去捏出一模一樣的橡皮泥兔子, 或者一定要求孩子畫出很像的卡車, 每個手工作品一定要規定貼這裡放那裡, 這些都是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只會適得其反。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該天馬行空, 而不該用我們的標準去禁錮。

5、學習類遊戲(Learning play)

孩子在玩中學, 儘管所有的遊戲都是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學習”, 但還是有一類遊戲是更加偏”學習的。 對於學齡前孩子最多的就是讀繪本, 等孩子再大一點玩益智類的桌遊、數學啟蒙遊戲等也是屬於這一類的。 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 學習類遊戲並不指望孩子非要學會什麼,

Advertisiment
那有個關鍵就是要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小D讀繪本讀到一半不要讀了, 對於她這個年紀的孩子, 我理解專注力不可能是半小時以上, 所以我是允許的, 畢竟讓她保持對於“學習”的熱情是更關鍵。 但我會要求她“有始有終”, 就是當不要讀時, 可以告訴我, “完了/不讀了”, 然後可以去把書放回書架。 不要小看多加這一步, 卻是未來學習習慣的基礎。

我是如何給小D規劃的?

有了上面這個大概念以後, 我就舉例說明自己是如何給小D進行規劃的。 我基本上是每兩周規劃一次, 每次都會先回顧一下小D上兩周的表現, 哪些方面發展比較好, 哪些方面還要有待進步。 比如, 最近小D解決問題類遊戲玩的不是很好, 常常容易“半途而廢”,那這就是我接下來陪玩的重點了。

從下面這張圖你們可以看到,我保證每天都會有運動和讀繪本,然後每天給自己定一個陪玩的小目標,剩餘時間就都是小D自己可以主動選擇玩任何她感興趣的(最近永遠都是假裝遊戲)。

這樣的規劃一點也不難吧,但千萬不要小看了。父母的關注就像陽光,照到哪裡,孩子的那塊土壤就會發芽。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說長的,就是兩周以後他們都會給我們驚喜。這幾個月來,小D的操作性☆禁☆遊☆禁☆戲就明顯進步了。

而且自從我開始規劃後,我家的玩具也不再災難了。我絕對是“剁手”媽媽,家裡以前遊戲墊上的玩具多到腳都無法放。現在我每兩周從每一種“玩耍”類型下面選1~3個玩具,其他的都收起來,兩周到一個月再進行輪換一批,再也沒有玩具到處都是了。

每次剁手之前,我都會根據這個表想一下,小D缺少什麼?哪些方面是她比較弱的,那我可以買些這方面的新的玩具來提高她練習的興趣?

以前工作時,對於任何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我都會特別看重一點,計劃性。英文裡有句話說,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不做計畫的人,註定要失敗)。對我來說,計劃性是掌控自己人生的很重要的能力。

大道至簡,育兒也是這個道理,不要光急著去往前趕,和標準比,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而是先停下來做個規劃。保證自己沒有瞎忙,而是在正確的跑道上。

規劃,意味著我們在思考;思考,意味著我們把關注點放在了自己身上。這樣,我們就會少了無謂的比較和焦慮,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帶娃的節奏。

常常容易“半途而廢”,那這就是我接下來陪玩的重點了。

從下面這張圖你們可以看到,我保證每天都會有運動和讀繪本,然後每天給自己定一個陪玩的小目標,剩餘時間就都是小D自己可以主動選擇玩任何她感興趣的(最近永遠都是假裝遊戲)。

這樣的規劃一點也不難吧,但千萬不要小看了。父母的關注就像陽光,照到哪裡,孩子的那塊土壤就會發芽。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說長的,就是兩周以後他們都會給我們驚喜。這幾個月來,小D的操作性☆禁☆遊☆禁☆戲就明顯進步了。

而且自從我開始規劃後,我家的玩具也不再災難了。我絕對是“剁手”媽媽,家裡以前遊戲墊上的玩具多到腳都無法放。現在我每兩周從每一種“玩耍”類型下面選1~3個玩具,其他的都收起來,兩周到一個月再進行輪換一批,再也沒有玩具到處都是了。

每次剁手之前,我都會根據這個表想一下,小D缺少什麼?哪些方面是她比較弱的,那我可以買些這方面的新的玩具來提高她練習的興趣?

以前工作時,對於任何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我都會特別看重一點,計劃性。英文裡有句話說,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不做計畫的人,註定要失敗)。對我來說,計劃性是掌控自己人生的很重要的能力。

大道至簡,育兒也是這個道理,不要光急著去往前趕,和標準比,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而是先停下來做個規劃。保證自己沒有瞎忙,而是在正確的跑道上。

規劃,意味著我們在思考;思考,意味著我們把關注點放在了自己身上。這樣,我們就會少了無謂的比較和焦慮,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帶娃的節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