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給他5分鐘“有品質”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 對孩子而言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多, 孩子的心理越健康。 但陪伴不僅應關注時間量, 還應關注陪伴的品質。 有品質的陪伴, 不只是和孩子待在一起, 而是和孩子心理連接在一起, 當他有需求時, 父母應當立刻就有察覺。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都會說:“這麼忙, 晚上能陪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話語中暗含了一種被動的疲勞感。 是的, 當心有餘而力不足時, 確實很難做到全身心的陪伴, 於是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孩子在客廳的一角自己玩玩玩具或者在桌前學習, 而父母卻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或者電視, 他們雖然是在孩子身邊陪伴著孩子, 心裡卻在想著別的事情。 這樣的陪伴, 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與孩子相處的有限時間裡需要有一個高品質的陪伴, 這對孩子心理營養的汲取是非常有利的。 好的陪伴, 可以是陪孩子共用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一頓美食;和孩子溝通時,

Advertisiment
多一點輕鬆幽默, 多一點聆聽和鼓勵, 哪怕只有短短的5分鐘, 效果也會很好的。

那麼, 父母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 有品質地陪伴孩子成長, 體會甜蜜的“負擔”呢?

一、陪孩子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給孩子讀一段書。 閱讀可以是十幾二十分鐘的故事, 也可以短讀一章的內容, 5分鐘就結束。 但閱讀過後必定有分享, 分享的時候父母和孩子是親密的、有連接的, 這種分享超越了閱讀本身。

二、靜靜地陪伴

有品質的陪伴, 除了和孩子一起完成某件事、遊戲聊天, 也可以是在一旁靜靜地陪伴, 洞察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時情緒的變化。 有時父母想關心孩子, 和孩子互動,

Advertisiment
但實際上是侵擾了孩子的空間。 因為那個時候孩子恰巧不需要語言, 他需要的只是做自己的事, 知道父母就在附近, 當他抬起頭, 就能夠看到父母, 父母也能看到他而已。

三、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

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 父母應當立刻就感覺到, 當孩子看父母一眼, 父母能立刻回應。 目光和孩子連接, 向他表達鼓勵和贊許, 這就是有品質的陪伴。

四、利用每一點時間

雖然很多父母常常在“跟時間賽跑”, 有時忙到回家時已經朝月高掛了, 甚至孩子已經睡眼惺忪了。 然而, 聰明的父母仍然可以擠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和孩子聊天, 分享他的心情、心事。 即使你有陪伴孩子有時間真的很短, 但只要注重品質, 仍然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

Advertisiment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五、別找“失蹤”藉口

即使在百忙之進口貨, 父母也要努力擠出一些專屬於孩子的時間, 陪伴孩子玩耍或傾訴;當孩子在你的身邊調皮搗蛋的時候不要動輒就進行言語指責, 當孩子偶爾有些令人驚喜的表現時, 更要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 千萬不要以各種理由或者藉口, 將孩子丟給長輩或者保姆, 自己玩起“失蹤”, 要知道父母的愛和陪伴是任何人也沒辦法代替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