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兒在滑梯旁玩。 一個3歲的女孩正玩在興頭上, 大她兩歲的男孩突然一把把她揪下來, 差點摔倒。
嚇一跳+不樂意, 讓這個女孩嚎啕大哭。 女孩的媽媽隨即對男孩說, “你不能把妹妹強拉下來”, 然後開始安慰大哭的女兒。
這顯然不是一件幾句“嚇了你一跳是不是?”“好了好了”就能安撫好的, 小姑娘繼續飆淚。 安慰了一會兒, 許多人過來圍觀, 媽媽雖然沒有表現出來, 心裡的難為情可想而知, 於是很自然地, “別哭了別哭了”順嘴溜出。
由於長期關注家庭教育, 我心裡大概存下了很多敏感詞彙, 大都是專家提醒過的、媽媽容易犯錯誤的關鍵字。
Advertisiment
孩子哭鬧的時候, 我們以為, 只要讓孩子的哭聲停下來, 就說明“一切都變好了”。 其實這樣做的效果, 很可能是硬把這一次的炸藥熄滅。 但熄滅的炸藥並沒有消失, 而是被儲存了起來, 在將來一旦遇到導火線, 就會更激烈的爆炸。
我本不是一個喜歡多管閒事的人, 但因大哭的女孩是女兒的好朋友, 所以, 看到小姑娘那麼傷心, 我走了過去, 拉著她的手, 一邊撫摸她的手心, 一邊裝可愛,
Advertisiment
可這並不是故事的高☆禁☆潮。
前來圍觀的孩子當中, 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孩。 就在上面這件事發生前的20分鐘, 她剛哭了一頓。 這是一個特別愛哭的女孩, 一個特別缺乏安全感的女孩, 我所看到的, 當她哭時, 爺爺奶奶只會用“別哭了別哭了”來禁止她, 甚至用“你再哭就不要你”這種話來恐嚇她打住。
當她看到小夥伴哭了, 而且還哭得停不下來時, 她臉上的興奮無法抑制。
Advertisiment
上個月, 帶女兒去姑姑家串門。 見到一眾高大威猛的成人, 她立刻癟嘴哭了, 還要求離開房子, 去外面散心。 小姑子的兒子也跟著我們溜達出來了, 他滿臉好奇, 因為從頭到尾我沒有制止女兒的抽泣, 也沒有用任何“看小鳥”“看小狗”之類的注意力轉移法, 相反, 我好像是在鼓勵女兒哭:“那麼多人都撲向我們洪靚,
Advertisiment
你有沒有觀察過孩子哭完後的眼神?我仔細觀察過。 被轉移、被壓制哭泣的, 眼神裡還有一種鬱鬱的無奈。 情緒完全傾流而出, 沒有殘留一點垃圾情緒的, 眼神是清亮的, 溢滿了好奇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