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孩子被打更可怕的事

妞媽告訴我們妞妞不想來上學了, 因為怕被打。 這陣子是我們園的黑色日子, 橙橙把嘟嘟咬了, 已經很久不咬人的思思把妞妞咬了。 這次的思思咬妞妞事件尤其讓我心痛, 因為妞妞傷得比較嚴重。 妞妞平時在幼稚園一切都還好, 突然說不想來上學了, 我大概能猜測到其中的原因。

在幼稚園從教以來, 我見過三次比較嚴重的的咬人事件, 咬過人的孩子有五個, 被咬的孩子更多, 在幼稚園活動中, 小朋友互相推拉的現象非常普遍, 幾乎無時無處不在。 雖然孩子被咬傷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包括老師,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家長。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我非常理解, 但有兩點我希望家長能明白。

打和被打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孩子由於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的發展水準有限, 經常處理不好與其他小朋友的關係, 很容易出現推、拉、扯現象, 由此演變成的咬人、抓人等嚴重事件也偶有發生, 這讓不少家長擔心不已。 我聽說某幼稚園有個孩子, 家人不能接受他受到任何傷害, 哪怕是摔個跟頭。 所以, 幼稚園做任何集體活動時都給這孩子端個凳子, 讓他坐在一邊。 因為擔心孩子受傷就不參與集體活動, 這其實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運動本身就會帶來傷害, 當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在一起運動時更容易帶來一些身體上的碰撞。 我們每天上下午各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

Advertisiment
孩子在一起瘋跑、做遊戲, 他們之間時有摩擦, 我覺得這很正常, 也是我們不能完全控制的, 老師可以向每一位家長保證不會威脅孩子、恐嚇孩子, 不給孩子的成長留下絲毫陰影, 但不能保證孩子之間不會出現任何突發狀況。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會如此。 一些幼稚園在教學時, 小朋友坐在桌旁, 玩玩具時分別發給每位小朋友, 大家發的都一樣, 一般不會搶他人的, 就算是搶也是極個別現象, 老師及時阻止就行, 不太容易發生搶抓現象。 而在我現在的園裡, 玩具教具就擺在那裡, 一切自便, 這給孩子提供選擇自由的同時, 也為我們的管理帶來了難度——孩子在園內處於動的狀態, 如果有一個孩子選擇的玩具跟另一個選的一樣,

Advertisiment
那麼就會發生衝突。

其實, 對孩子來說, 打和被打都不是壞事, 當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之下。 打和被打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學習、成長的過程, 孩子的社會性就是在與他人的合作和衝突中發展起來的。 做幼兒教師後我發現, 不能與其他孩子正常交往、社會性發展得不好甚至是患了自閉症的孩子最可憐!如果一個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沒有與其他小朋友多接觸, 沒怎麼經歷過與小朋友之間的合作和衝突等交往經驗的話, 這樣的孩子以後容易封閉自己,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所以, 對於家長來說, 孩子打和被打真的都不是壞事情, 一定要客觀地面對,

Advertisiment
孩子被打後才能積極地處理,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家長的過度關心讓孩子心理負累

孩子之間的衝突無時無刻不存在, 但是, 細看就不難發現, 除非被打得比較嚴重或某些孩子平時養得過於嬌氣,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被打後是沒太大反應的, 哭幾聲發洩出來就好了, 基本上沒有因為被打而糾纏不休的孩子。 所以, 我認為, 一般程度的被打對孩子來說不算什麼, 他們很單純, 更多的是享受眼下的快樂, 不好的經歷對於他們只是過眼雲煙。

往往是大人很難接受孩子被打, 很多時候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臉上或哪裡擦傷了, 但這逃不過大人尤其是老人的眼睛, 他們會針對孩子身上的傷口反復尋問, 甚至還會囑咐孩子打回去或是孤立打人的孩子等。

Advertisiment
本來不把被打當回事的孩子被家人反復地尋問和交待後, 內心反倒不安、焦慮起來。 我在想, 如果大人不提, 大人心中沒有什麼抱怨的話, 那麼, 孩子會更單純地看待被打這件事, 也能更好地處理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關係。 而大人的過分關注, 會讓孩子多受一重傷害, 給孩子留下心理上的陰影。

孩子被打後, 大人要冷靜客觀地應對, 不安、抱怨和生氣只會給孩子增加心理上的負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