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手足口病更嚴重?此病常被誤診,一定要這樣治!

然而又有一波叫做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病混在手足口病中向寶寶襲來, 目測來勢洶洶↓

什麼?比手足口病還厲害?!談手足口色變的家長瞬間點燃了朋友圈轉發熱情, 短時間內刷屏無數。

那麼問題來了, 聽名字煞有介事的皰疹性咽峽炎究竟是什麼鬼?有沒有傳聞中那麼可怕呢?答案稍後分曉, 讓我們從頭瞭解起來。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咽峽炎, 屬於上呼吸道感染。 臨床特點為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 夏秋季高發, 尤其潮濕悶熱的雨季高發。 傳染性強, 6個月—5歲寶寶是最容易發病的群體。

Advertisiment

有20多種腸道病毒可以引起皰疹性咽峽炎:如柯薩奇病毒A組的1~6、8、10、22型及B組的1~5型。 但最主要病原還是柯薩奇病毒A組。

存在感染性, 以糞便-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 也可通過被唾液、皰疹液污染的食具、玩具、毛巾等傳播, 傳播速度快, 傳染性強。 寶寶如果疑似或者確診都需要和其他小朋友隔離回家休養。

除了單獨發作, 還常繼發於急性鼻炎、肺炎、流感、瘧疾、流行性腦膜炎。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

一句話, 反反復複高熱、高熱、高熱。 吃藥和輸液都是然並卵, 等體溫穩定基本也就快好了。

突然發病, 常常以發燒開始

初期寶寶咽部紅腫, 口腔內有大小不等灰白色皰疹, 周圍有紅暈

1-2日後可形成潰瘍

加重時伴發高燒、嘔吐、驚厥、精神不振

Advertisiment

病程中寶寶吞咽難受、進食哭鬧、不願進食

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柯薩奇病毒A16型有交叉, 兩種病症狀不完全相同但比較相似, 很多麻麻把兩種疾病混淆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也被稱為一對好基友。

和手足口病的區別

1.皰疹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的皰疹部位多發在口腔、手足臀幾個部位;而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口腔的咽峽部位長皰疹。

2.發熱情況不同

手足口病也會發熱但是不會太高, 只持續1-2天;皰疹性咽峽炎則是反復高熱, 持續2-6天。

3.嚴重度不同

大部分皰疹性咽峽炎都能在1-2周內自愈;而手足口病發展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心肌炎、腦炎、肺水腫等重症併發, 甚至會導致死亡。

PS.兩種病都具有傳染性,

Advertisiment
不管懷疑是哪一種, 都應該趁早和其他寶寶分隔開以防傳染擴散。

皰疹性咽峽炎的護理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自限性疾病, 目前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 所以麻麻在家的日常護理尤其重要。

1.發熱護理

寶寶體溫高於38℃時, 採用物理降溫, 推薦溫水擦洗

寶寶體溫高於39℃時, 使用退燒藥進行退燒

2.飲食護理

喝奶的寶寶繼續喝奶, 注意溫度不能太熱太冰刺激口腔

吃主食的寶寶以清淡的粥和麵條為主, 稍微放涼一些

3.日常護理

寶寶每次用過的餐具要進行消毒, 以防自身感染

早晚和飯後用淡鹽水刷牙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怎麼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從寶寶自身來說, 多鍛煉提高免疫力是根本, 病毒細菌神馬的通通無處下手。

Advertisiment

從外部來說, 遠離可能存在感染源的擁擠場所、保持清潔衛生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