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起打罵,父母這幾種冷暴力傷孩子更深!家長必看!

別讓冷暴力毀了孩子

我們經常說, 不要打罵孩子, 因為暴力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然而, 比起家暴, 現實中父母對孩子進行冷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大。

從心理學角度看, 冷暴力是一種精神虐待。 但是, 在家庭生活中, 它不僅十分常見, 形式也更多, 也許你已經無形中傷了孩子還不自知!

01

面對孩子犯錯, 批評過度甚至全盤否定

犯錯, 原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是由於很多家長並不善於處理孩子犯錯, 從而導致連鎖反應。

在孩子犯錯後, 一些父母往往容易反應過大, 對孩子批評過度,

Advertisiment
甚至誇大孩子的錯誤, 因為一件事或幾件事全盤否定孩子的所作所為。 或是, 以長輩的身份指責、訓斥孩子, 只看到孩子不對的一面, 而妄自懷疑孩子的人格。

這樣不僅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隔閡或抵觸情緒, 還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自尊, 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以後就會變得膽小、自卑。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 動輒批評未必能讓孩子迷途知返。 面對孩子犯錯, 與其實行暴力不如站在孩子的角度, 以朋友的姿態, 心平氣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 在批評時, 對事不對人, 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同時, 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對孩子的正確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能夠, 並適時指出他們存在的錯誤與不足。

Advertisiment

02

威脅恐嚇孩子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是每個家長都有的心願。 因為對孩子寄予過多美好的期望, 家長們往往不能容忍孩子有一丁點的叛逆或是落後。

“這次你一定要考到第一名!不然暑假你就補課去吧!”當期終考試快來臨時, 父母對孩子直接下達目標, 會讓孩子感受到比考試更大的壓力, 從而不能專注學習。 同時, 這樣無視孩子努力, 是對孩子的不理解, 更容易讓孩子喪失鬥志。

“你再頂嘴一句, 試試看我不打死你!”當孩子表現出一點叛逆, 父母就變得急不可耐, 甚至妄圖恐嚇孩子來達到停止孩子行為的目的。 這樣, 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畏懼, 親子溝通將變得困難。

然而, 這種生活場景卻幾乎存在於90%的家庭中。 想要孩子乖乖聽話,

Advertisiment
不妨靜下心來好好跟孩子溝通, 換一種平靜的說話方式效果會更好。

03

完全不管不顧孩子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家長們也變得越來越忙。 無形中, 也讓孩子感受到了些許冷暴力。

忙的時候, 沒空搭理孩子;生氣的時候, 乾脆不理孩子;問起孩子好惡, 一概不知。 在孩子飲食方面, 沒時間過問或者根本沒想著過問;關於孩子學習, 不聞不問, 似乎總是沒時間去參加家長會。

不難想像, 這些情況一般發生在家長比較忙或是乾脆對孩子不耐煩的時候。 而這種長期忽視孩子的行為, 不僅會讓孩子倍感失落, 也會讓孩子由於父母的冷漠行為導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然而, 比起物質, 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心。 試著, 問問孩子想吃什麼,

Advertisiment
想做什麼, 即使在忙碌的時候也回頭給孩子一個微笑, 這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面對孩子的呼喚, 儘量給出回饋。 回應的時候請看著孩子, 做出正面的回答。

04

對孩子冷嘲熱諷

當孩子表現笨拙, 你說“連這個都不會, 你真是笨死了!”;當孩子沒做好時, 你說“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出息的!”;當孩子給你看一樣東西時, 你說“你怎麼會喜歡這樣的東西?”

顯然, 比起責駡, 對孩子進行冷嘲熱諷給孩子帶來的言語傷害更大。 責駡頂多讓孩子覺得自己犯錯了, 心生怨氣, 但過不了多久往往就煙消雲散。

而冷嘲熱諷, 卻是深層次地, 從靈魂深處對孩子進行的嘲笑。 它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信, 不僅摧毀了孩子的自尊心, 也會讓孩子倍感挫折。

Advertisiment
長大後, 變得消極自卑, 想問題走入極端。

與其嘲諷孩子的無知, 不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平常心對待孩子的不會,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喜好。 同時, 多和孩子談談心, 試著走入孩子的內心, 瞭解孩子在想什麼。

05

對孩子提出的建議反應冷漠

我們常說要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 但是很多家長往往不知道怎麼把握這個度。

一種情況是, 當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時, 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籠統地說“恩, 你自己看著辦吧”;另一種情況是, 面對孩子的建議, 父母反應冷漠, 只是說“哦, 你覺得好就行”。

看似是在支持孩子, 實際上卻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消極情緒, 這會讓孩子把一切歸結於自己的原因, 或是讓他們得出父母不愛自己的結論, 從而缺乏自信,對自己產生不好的評價和內疚的罪惡感。

孩子雖然小,但很擅長察言觀色。跟孩子在一起時,不妨忘記其他不良情緒,對他們提出的看法表現出自己的興趣和熱情,並且及時誇獎孩子奇妙的想法,給出合理的建議。

06

不愛陪孩子,就算陪也心不在焉

家長們都知道,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然而,仍然有不少家長並不那麼喜歡陪孩子,即使陪也是心不在焉。

不愛陪孩子的家長總有忙的理由。他們不是工作忙,就是下班忙,不是要打麻將沒法回家,就是朋友聚會不得不晚歸。

比起不陪孩子,低效率的陪伴何嘗不是一種冷暴力?陪孩子吃飯時,跟別人微信聊天;帶孩子逛商場時,不時低頭玩手機;跟孩子一起玩玩具時,手裡還捧著IPAD打遊戲。

長此以往,孩子會模仿這種一心二用的做事方式,導致專注力下降,影響生活和學習。並且,他們會模仿這種應付別人的相處模式,從而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後,用這種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

無論如何,儘量多陪孩子,如果要陪,一定要高品質的全身心陪伴。倘若真的暫時不能陪伴孩子,不妨直接跟孩子說明理由,得到孩子的理解。

對孩子使用冷暴力,是親子溝通缺乏的一種表現。大多數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卻從沒有真正瞭解他們。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與其對孩子冷暴力,不如和顏悅色地與他們溝通。好好說話,比什麼都強。

從而缺乏自信,對自己產生不好的評價和內疚的罪惡感。

孩子雖然小,但很擅長察言觀色。跟孩子在一起時,不妨忘記其他不良情緒,對他們提出的看法表現出自己的興趣和熱情,並且及時誇獎孩子奇妙的想法,給出合理的建議。

06

不愛陪孩子,就算陪也心不在焉

家長們都知道,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然而,仍然有不少家長並不那麼喜歡陪孩子,即使陪也是心不在焉。

不愛陪孩子的家長總有忙的理由。他們不是工作忙,就是下班忙,不是要打麻將沒法回家,就是朋友聚會不得不晚歸。

比起不陪孩子,低效率的陪伴何嘗不是一種冷暴力?陪孩子吃飯時,跟別人微信聊天;帶孩子逛商場時,不時低頭玩手機;跟孩子一起玩玩具時,手裡還捧著IPAD打遊戲。

長此以往,孩子會模仿這種一心二用的做事方式,導致專注力下降,影響生活和學習。並且,他們會模仿這種應付別人的相處模式,從而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後,用這種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

無論如何,儘量多陪孩子,如果要陪,一定要高品質的全身心陪伴。倘若真的暫時不能陪伴孩子,不妨直接跟孩子說明理由,得到孩子的理解。

對孩子使用冷暴力,是親子溝通缺乏的一種表現。大多數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卻從沒有真正瞭解他們。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與其對孩子冷暴力,不如和顏悅色地與他們溝通。好好說話,比什麼都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