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普遍認為, 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 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獨立地去生活、工作, 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 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 作為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
小孩不是白紙
我們小時候背毛主席語錄:“一張白紙, 沒有負擔, 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 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後來, 大家以為小孩子也跟白紙一樣, 大人教什麼, 小孩子將來就長成什麼樣子。
Advertisiment
道德不靠教導
英國中小學校裡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 而稱“個人的社會健康教育”, 或稱“社會化過程”。 目的是讓他們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 如何自律以融入社會, 成為社會的一分子。 核心道德觀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
英國人還有個觀念, 即“道德是被感染的, 而不是被教導的”。 它體現在英國中小學的道德教育裡, 那就是不要求孩子們去死記硬背道德準則, 但是, 要求孩子們從心靈深處、從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倫理道德。
Advertisiment
誠實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國學校一般不設專門的道德教育課, 但開設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內的各種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課供選修。 這門課被認為是對孩子品德和良知培養十分重要的一門課。
不僅如此, 多數英國學校每週都組織班級討論, 選取一些學校裡或者社會上發生的事情, 讓孩子們發表看法, 共同討論, 自己去領悟和判斷對錯與是非。 集體遊戲也是一種重要方式, 讓孩子懂得顧及與體諒別人, 懂得如何與同伴合作。 英國學校還普遍鼓勵孩子飼養小動物, 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為慈善組織募捐及參加其他公益或環保活動, 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交往能力。 在英國教育工作者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