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善者早晚會死
我講的目的不善是指辦園出發點有問題, 是指那些沒有教育情懷, 缺少社會責任, 唯利是圖, 把幼稚園辦成了賺錢的商業機構的投資者。
這類幼稚園常常在初創時期很熱鬧, 因為硬體投入搶佔風頭, 因為商業化運作的手段嫺熟。 但是, 走進常規運作後問題就顯露出來了。
比如, 不顧教育品質, 只講成本核算;比如, 處處和家長計較, 不賺錢的事不做;比如, 過度商業包裝, 不專注於教育品質;比如, 投資者給園長的目標只有一個經濟效益, 其它不問;比如, 園長想要花錢帶老師出去培訓,
Advertisiment
這屬於典型的心地不善, 但凡我遇見, 必勸他們別做教育, 要想賺錢就去開洗腳城, 也算是劫富濟貧。
管理不善者難逃一死說到管理不善, 別以為是指園長, 我說的是投資者的問題。 因為, 如果真是聘來的園長的水準出問題了很好辦, 走馬換將。
事實上, 因為管理不善能讓幼稚園做不下去的原因就兩條:
其一, 一個不懂管理的投資者自封為園長, 並以為有錢就啥都有了, 對老師管理用心不善, 動輒訓罵老師。 最後, 把人罵跑了, 把園管死了。 或者園長怕老師, 大事小事放不開手腳, 被老師綁架,
Advertisiment
其二, 聘了園長後, 投資者依然亂插手, 干擾園長的常規工作。 這種情況屬於投資者用權說話, 破壞了幼稚園正常的規矩, 屬於最常見的一種管理問題, 很有殺傷力。 因為, 在園長忍無可忍之下走人後, 幼稚園也在不斷換園長的過程中受傷, 有如一次次的流血, 最後走向衰亡。
硬傷難改者只有等死這屬於已知“癌症”, 只有等死的情況。 很簡單, 就是有些早期創辦的民辦幼稚園, 在硬環境不夠, 在幼教市場缺位元很大的情況下辦起的幼稚園。
那時的教育主管部門准入條件也相對寬鬆, 但今後不會是這樣了, 一方面是近來新辦的幼稚園數量增加很快, 一方面是教育部在2016年新的《幼稚園工作規程》中釋放了規範管理的信號。
Advertisiment
所以, 有些硬傷難改的幼稚園只有等死。 但是, 依我說, 也別被動等死, 要做到的是, 園死心不死, 提前找新場地, 借機再度發展。
安於現狀者自己找死有些辦了多年的幼稚園, 當年在進入市場時沒有遇到競爭力, 也是因為收費不高, 日子就一直過得不錯。 久而久之, 有點麻木, 就如溫水裡的青蛙, 等到發現危險時, 一切都晚了。
這類幼稚園的問題點在哪?通常是董事長不懂事, 不懂幼稚園窗外的世界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 有所幼稚園的創辦者就是這樣, 從不出去學習, 一直都在吃當年的英雄老本, 就連辦公室牆上都寫著“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可最近坐不住了, 因為偶爾聽了一次外來者的培訓,
Advertisiment
醒了就好, 就怕那些昏睡不醒者, 在幼教這個變化紛繁年代裡, 不學習就退步, 不進步就是找死。
補充一句:按現在的民辦幼稚園的密集度和增長率, 你想安逸的活著, 那只是在夢裡, 你不死, 那些快死的競爭對手也不會讓你好活, 狗急了還會跳牆,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