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虛質的相關調理

氣虛是一種多發症, 原因多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後及疲勞過度。 據對804人隨機抽樣調查, 衰老、虛弱引起的體虛占51.4%(46歲—65歲), 是各種病因中最高的兩個點。 這與現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過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專家提醒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年齡段的人群。

(一)調理要點

1.氣屬陽, 氣虛質者由於氣不足之故, 因此在自然界陽氣充足的春夏過的相對舒服, 而在陽氣不足的秋冬則較難熬, 也容易發病, 原來有病者則易加重。 股氣虛質者在秋冬季節適當暖衣溫食以養護陽氣;夏季暑熱多汗,

Advertisiment
汗多則熱能發散過多, 這在中醫看來屬散氣, 因此, 夏天要儘量避免強力勞作, 免致大汗傷氣;不可恣意貪涼飲冷, 或在陰冷潮濕環境下長期工作生活, 因為寒濕因素易於傷人陽氣。

2.食療或用藥的劑量均不宜過大, 少用藥力猛及分量大的峻補, 因“氣有餘便是火”, 應用不當, 則易於上火。 應緩圖漸進以收穩效。

3.氣代表功能, 氣虛質者整體功能較弱, 及易感外邪, 亦易引起化功能不足而產生痰濕、淤血等病理產物而成虛中夾實之兼夾體質。 當氣虛質與痰濕、淤血相煎時, 當與化痰祛濕或活血藥同用, 又由於補氣的藥物或事物較易壅滯氣機, 故補氣之食物或藥物常佐以的行氣之品。

4.氣虛質者慎用苦寒傷陽氣之品。

Advertisiment

5.氣代表功能, 氣不足, 則影響心神的興奮及膽氣的決斷, 故氣虛質者多性格內向, 精神不振, 膽小易驚, 情緒不穩定。 除以上法補氣之外, 失當的運動亦可振奮心神。 應多參加社交或群體活動, 加強溝通使性格漸趨活躍, 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 注意不要讓低沉的心境影響了很多人生應有的愉悅, 心平則氣和, 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 亦是陽氣之要訣。 氣虛質尤忌勞神過度與多愁善感, 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勞神即思慮過度, 而“思則氣結”, 易使脾氣結聚不散, 則茶不思而飯不想, 從而影響氣血的化生;多愁善感類同於悲, 悲易傷肺, 因肺主一身之氣, 而“悲則氣消”, 故悲憂易傷肺耗氣。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 如氣虛則衛外無力,
Advertisiment
肌表不固, 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 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 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 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 水液不化, 輸布障礙, 可凝痰成飲, 甚則水邪氾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 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

(二)運動鍛煉

1.適合方法

氣有能量、功能之意, 氣虛質即能能力那個不足與功能減退, 因此其鍛煉方法當以增強體內之氣為主, 內養氣功正事為此而設, 氣功講究調戲、調神、調身的配合, 形、神合一, 形氣神並練, 從而達到強筋骨、和臟腑、充氣血, 通經絡的作用, 從而有效地改善氣虛狀態。 而一些柔中含剛以內養為主的傳經健身法如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五禽戲、形意拳等亦有同樣作用。

Advertisiment
這些鍛煉一般都有調息要求, 有利於養氣、補氣、改善整體。

若從現代運動項目看, 則有氧代謝運動是氣虛質的較佳選擇, 這種運動中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 還可消耗體內脂肪, 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 常見的項目有:步行、慢跑、緩步登山、滑冰、游泳、騎自行車、健身舞、韻律操等。

2.注意事項

(1)中醫有“勞則氣耗”之說, 即勞力過度可耗損人體之氣, 以現代語言表達, 即體力勞動或運動泰國, 人體的能量就易耗損太過。 氣虛質者氣本不足, 故尤當注意做到“形勞而不倦”, 鍛煉宜採用低強度、多次數的運動方式, 選擇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 以上傳統鍛煉及有氧運動的介紹正事此意。

Advertisiment
此外, 汗多則熱能易於發散, 在中醫看來亦是耗氣之舉, 因此, 大汗淋漓亦是氣虛質運動之所忌。

(2)氣虛質者衛陽不足, 免疫功能較低, 易於感受外邪, 應注意保暖, 不要勞作後汗出當風, 防止外邪侵襲。

氣虛陽虛

氣虛可見面色晃白, 頭暈目眩, 少氣懶言, 神疲乏力, 甚則暈厥。 陽虛除氣虛症狀外, 兼有畏寒肢冷、自汗, 脈沉緩或遲而無力, 舌質胖淡舌苔白。

a.心氣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外, 再加心悸、氣短、胸悶等。 方可選獨參東加減。 經驗方:人參, 蓮子各3錢, 冰糖一兩隔水燉熟, 吃蓮肉喝湯。

b.脾虛或中氣下陷, 兼有納少, 腹脹, 便溏, 氣短, 乏力等。 方可選補中益氣湯。

c.腎陽虛有身寒肢冷, 動則氣短, 或五更瀉等。 方可選保元湯, 真武湯, 四逆湯, 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經驗方:人參2錢(嚼服),黃精一兩,枸杞三錢,肉桂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每日1劑。

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幹、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a.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常用生脈飲,炙甘草湯。經驗方:黃耆五錢、黨參四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柴胡一錢,水煎後一日分三次服用。(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屬實症,非氣陰兩虛者,不宜服用此方。)

b.腎陰陽兩虛,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酸、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匱腎氣丸等加減。

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經驗方:人參2錢(嚼服),黃精一兩,枸杞三錢,肉桂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每日1劑。

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幹、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a.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常用生脈飲,炙甘草湯。經驗方:黃耆五錢、黨參四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柴胡一錢,水煎後一日分三次服用。(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屬實症,非氣陰兩虛者,不宜服用此方。)

b.腎陰陽兩虛,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酸、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匱腎氣丸等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