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腳氣常見於足蹠及足緣部,呈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皰,伴有瘙癢.腳氣水皰位於表皮腳質層之下,由於足蹠部腳質層較厚,水皰壁不易被穿破,周圍皮膚無紅暈,數天后吸收脫皮.損害可不斷地向四周擴展蔓延,有時小水皰可融合成為大水皰.皰液澄清呈黃白色.水皰型腳氣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病,而以熱天多見.有些腳氣患者自覺劇癢,經久搔抓後皮膚粗糙、變厚,常可發展為鱗屑型手腳氣.也有些腳氣患者因搔抓後合併繼發性細菌感染水皰則成為黃色膿皰,周圍潮紅,若水皰破潰後可形成糜爛,易發生全身症狀.
Advertisiment
水泡型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真菌容易在這種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滋生.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泡,有的可融合成大泡,泡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水泡型腳氣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病,以熱天多見.有些腳氣患者自覺劇癢,經久搔抓後皮膚粗糙、變厚,常可發展為鱗屑型手腳氣.
水泡型腳氣的預防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腳、勤換襪、常曬鞋襪,保持乾燥;
2、夏秋季節多穿布鞋、涼鞋,少穿膠鞋;
3、不穿別人的鞋襪,不使用他人腳盆、擦腳巾;
4、手足多汗的人可外撲痱子粉、枯礬粉等;
5、對於“腳氣”反復發作的人,可穿一些有抗真菌作用的鞋襪,並在鞋內撒些達克寧散,可起一定的預防作用.
Advertisiment
水泡型腳氣的護理
一、飲食
避免可樂飲料、穀類、加工食品、糖等食物.應攝取大量的生鮮蔬果、烘魚 及烘雞肉(不含皮).勿食油炸、油膩食物.
二、腳部衛生
將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內一起穿幾天.這些蒜頭將被皮膚吸收.穿棉制的吸汗襪.讓鞋子透氣,並且每日更換襪子.
三、腳的養護
肢氣會出現皮膚開裂、流膿及間歇性的灼熱感等症狀,這時不要在腳上覆蓋任何東西,並使腳部充分地休息.雖然這種發炎本身不具危險性,但若掉以輕心,則可能惡化並導致細菌感染.
四、漫泡鹽水溶液
以每47毫升的溫水加2茶匙鹽的比例泡制鹽水溶液,將腳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5―10分鐘,反復地做到情況好轉為止.鹽水溶液有助於提供一種不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並減少流汗過量.
Advertisiment
五.在患部塗藥
用鹽水浸過後,用買來的藥膏輕輕地塗在感染所涵蓋的部分,天天2-3次,並輕輕地將藥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