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痘、皰疹應該如何與手足口病區分

“好癢啊, 媽媽, 我想撓撓!”不好, 寶寶身上長小水痘了!不要著慌, 得了水痘只要護理得當, 很快就會好轉。 在水痘的多發季節, 媽媽們一定要掌握一些預防和應對的小常識, 好讓寶寶遠離痘痘困擾。 如果身邊有小朋友已經出現水痘的症狀, 家長更要加強警惕啦!

現在很多小孩都有水痘、皰疹等疾病, 怎麼跟手足口病來區分?

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種, 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 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樣。 水痘一般發熱時溫度更高, 主要分佈在面部、胸部、背部, 四肢很少。

Advertisiment
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四世同堂, 水痘一開始表現為小斑疹, 很小的一片紅了, 之後迅速發展為斑丘疹、丘疹, 再發展到水皰疹, 有的比較大, 尤其早期的水痘疹子看起來晶瑩剔透, 裡面都是水, 但是發展很快, 並且是向心分佈的。 大部分水痘患者的疹子是比較多的。

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佈在口腔周圍、手和腳上, 但不是一定是三個部位都出現, 也有可能是只有一個部位出現皮疹。 少數患者在身體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現類似丘疹的皮膚表現, 但是比較少見。

小兒水痘相關知識:

水痘是一種病毒所致比較輕的急性兒童傳染病, 特點是皮膚及粘膜上分批地出現皮疹及皰疹。 主要為接觸傳染, 傳染性特強, 任何年齡均可被傳染,

Advertisiment
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受傳染較多。

此病潛伏期一般在13—17天, 發燒一般在39℃以下, 皮疹多見於軀幹與頭部(多為燒1天即見皮疹), 初為紅色斑抹疹, 散佈身體各處, 經數小時或1天后絕大多數變為皰疹, 皰疹大小不一, 直徑3—8毫米, 周圍發紅, 幾天後皰疹變幹, 形成加痂, 2—3周後脫落, 起病後3~5天可陸續又見新皮疹, 有的分批出現, 檢查地可發現同一患兒身上又有兵疹、水皰、結痂同時存在。 皰疹有些瘙癢, 抓破後易感染, 口腔、咽部粘膜、眼結膜均可出現皮疹。 水痘愈後較好, 加痂脫落後不留疤痕, 很少發生併發症。

預防措施:對患水痘的小兒注意隔離, 尤其在幼稚園、醫院門診等處。 水痘完全結痂後就沒有傳染性了。 對有該病流行的兒童場所,

Advertisiment
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特殊情況下可考慮被動免疫, 即在潛伏期早期用丙種球蛋白。 或用恢復期病人的血清、或成人的血清注射, 使發病時減輕症狀。

患水痘後應注意休息, 局部疹子可用1%龍膽紫, 或用蘆甘石洗劑、白降汞軟膏、磺胺軟膏等塗抹, 並將患兒指甲剪短, 防止抓破痘疹引感染。

病因: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多見於2~6歲幼兒, 偶爾出現于成人及嬰兒。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 也可因接觸患兒皰疹內的皰漿通過衣服、用具、玩具傳染, 傳染性較強。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多見於冬春季節。

症狀:小兒傳染上水痘病毒後, 要經過2~3周的潛伏期後才出現症狀。 一般是先發燒一天, 伴有頭痛、厭食、哭鬧、煩躁不安、全身不適或咳嗽,

Advertisiment
然後有皮疹出現, 大多散佈於頭面部、軀幹及腋下, 發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 呈向心性分佈。 初起時皮膚出現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鮮紅色斑疹或斑丘疹, 24小時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水皰, 周圍有紅暈, 水皰極易破裂而潰爛。 3~5天后, 水皰漸漸乾燥, 先由中央萎縮, 然後結痂, 再經數天或2~3周, 結痂完全脫落而痊癒, 一般不留痕跡。 發病時眼結膜、口腔與咽部粘膜、陰☆禁☆道粘膜皆可發生損害。 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少數患兒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 會出現出血性水泡和繼發性細菌感染, 可導致腦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治療: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 保持清潔避免瘙癢。

Advertisiment
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 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早期採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 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 可抑制病毒的複製。

每日肌注維生素B12500~1000ug, 也有一定的療效。 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 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用“鹽酸嗎琳胍片”(僅作參考)用法: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切記不可一次服下。

用“板藍根顆粒用“鹽酸嗎琳胍片”(僅作參考), 用法:一次一片, 一日三次, 切記不可一次服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