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痘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

接種水痘疫苗後一般無反應, 在接種6-18天內少數人可有短暫一過性的發熱或輕微皮疹, 一般無需治療會自行消退, 必要時可對症治療。

輕度不良反應事件:

在臨床試驗期間11 000多名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時, 水痘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 非故意接種對水痘具免疫力的人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增加。 在對914名健康的易感兒童和青少年進行雙盲無效對照劑對照研究中(Kuter等, 1991), 接種部位疼痛和發紅是疫苗受接種者中比無效對照劑受接種者中顯著更經常發生的唯一不良事件(p

在年齡為3~13歲的人中, 對接種一次疫苗的約1600名受接種者和接種兩次水痘疫苗的955名受接種者開展的無控制研究持續42天監測不良事件。

Advertisiment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後, 分別有10.2%和9.5%的受接種者出現發燒(如口腔溫度為37.7℃), 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 在一次或兩次接種後, 分別有24.4%和32.5%的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發熱、硬結和麻痹)。 分別有3%和1%的受接種者在注射部位出現水痘樣皮疹, 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 並且在接種後6-20天和0-6天達到高峰。 一種由中位數為5的損傷構成的非局部性皮疹分別在5.5%和0.9%的受接種者中在7-21天和0-23天形成高峰。

關於可能不良事件的資料可從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獲得。 在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期間, 在美國總共分發970萬份水痘疫苗。

Advertisiment
在這一時期, 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收到6580份不良事件報告, 其中4%為嚴重不良事件。 約三分之二的報告涉及年齡在10歲以下的兒童。 最經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皮疹(發生率為分發的10萬份疫苗37例)。 聚合酶連鎖反應分析確認, 在接種後兩周內出現的大多數皮疹事件是由野病毒引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