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有什麼比切膚之痛更刻骨銘心!

要讓“動手”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相信很多媽媽都不願意吧,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力求做個最溫柔最完美的媽媽, 但現實中, 有太多的因素讓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滿目猙獰”。

尤其是在到底能不能打孩子這個問題上, 大家各有各的說法, 各有各的苦衷, 困媽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個人的觀點!

聽一個朋友說, 她孩子2、3歲左右的時候特別喜歡去玩開水壺(不管放哪孩子都想方設法去碰), 總嚷嚷著要喝那裡面的水, 不管怎麼苦口婆心告訴他“很燙很危險”, 他就是不聽。

後來朋友實在沒辦法了,

Advertisiment
就當著孩子面從開水壺裡倒了一杯開水出來放在桌上讓孩子去摸(水溫朋友事先調整到了會燙手但不危險的溫度), 孩子很高興的想去端起來, 可剛碰到就燙的哇哇大哭了, 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去玩開水壺了, 還會告訴朋友:“媽媽, 開水壺燙, 不能玩!”

朋友的做法在有些人看來似乎有些殘忍, 可能很多人會搖搖頭嘖嘖嘖的說:“孩子好奇很正常嘛, 你就把家裡可能危險的東西全部收起來不讓他發現就好啦!”

我不能否認這當然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是事實上呢?很多時候, 不是我們不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而是有時候你以為安全了, 對孩子來說未必如此!

比如沙發每家都有吧?看上去無害對不對?可困困小時候呢,

Advertisiment
就總喜歡爬到沙發最窄最上面的地方去跳, 好幾次都摔的頭上出現大包, 可孩子嘛, 磕磕碰碰根本就沒辦法讓她長記性!

另外也不是每家都有條件把孩子保護的天衣無縫的, 我們都知道插板孔不用的時候是要堵起來才行的, 可這就萬無一失了?其實我們心裡也清楚, 這只對小娃娃有用, 大點的孩子他三兩下就給你摳下來了!

而和我朋友遇到的問題不一樣的是, 這樣的危險就正如孩子過馬路時喜歡亂跑一樣, 是沒辦法也不可能讓他親自體驗後果的!

這個時候怎麼辦?當所有的方法都用盡時(講道理, 吼, 繪本故事, 舉例子等等), 你該怎麼辦?沒有哪個媽媽到了這個時候還能萬般淡定, 既然語言已經沒用了, 那就揍一頓吧,

Advertisiment
如果揍一頓就能讓孩子明白那樣會有多危險, 那再怎麼“打在孩身痛在娘心”又算得了什麼?

我們承受不了那萬分之一可能出現的後果!哪怕只是想想也會渾身顫抖吧!


再舉個例子, 我們同事的孩子一一, 三歲多, 特別活潑可愛, 見誰都是自來熟的那種, 連幼稚園門口保安都跟他熟絡了。 這原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 卻讓一一媽媽至今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有一天, 一一認識了一個新朋友, 一起玩了沒多久, 然後聽說那個孩子家有很多新玩具, 偏要跟著去新朋友家裡玩(住在同一個社區), 於是當一一上樓去以後, 一一爺爺就在樓下等了他個把小時。

剛聽到這樣的事情你第一反應是什麼?一一媽媽說她想起來就害怕:萬一那個孩子是人販子的誘餌怎麼辦?如果爺爺正好沒留神怎麼辦?那豈不是幾個新玩具就把孩子騙走了?

Advertisiment

你別覺得誇張, 換成是你自己, 我保證, 你也會同樣胡思亂想!畢竟這個社會環境早讓我們這些當媽的失去了安全感。

上班時, 一一媽媽跟我聊起這件事, 我當時就告訴她, 如果是我, 那一定會揍孩子一頓, 3歲的孩子跟他講道理他是很難理解的, 唯一可以讓他知道哪些底線是不能碰的就是讓他知道一旦這樣做了就會痛吧!

因為有時候, 可能沒有什麼比切膚之痛更讓你刻骨銘心了!

我很狠心對不對?可是在這個人販子倡狂的年代, 這個一顆糖就能騙走孩子的時代, 我寧願打的他從此害怕去拿陌生人的糖!不過我絕對不是號召大家體罰孩子,

Advertisiment
只是每家的情況每家孩子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我們也實在沒必要道德綁架“動手打孩子的媽媽就不是好媽媽!”

當然, 我們也要明白, 要想讓“動手”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而不是你發洩情緒的出口, 有幾點困媽還需要提醒大家:

1、能不動手的就別動手, 一旦動手就別捨不得!很多家長孩子不好好吃飯要挨打, 尿褲子了也要挨打, 困媽是極其不贊同的, 說真的, 你經常這樣打孩子, 他早就免疫了, 沒用了啊!就跟抗生素一樣, 等他真正遇到危險時, 你已經束手無策了!
2、打孩子要注意場合!孩子是有自尊的, 儘量不要在公眾場合揍孩子(急火攻心時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啊)。
3、打孩子最好就打手心。不管你多麼生氣,打臉打頭是絕對禁止的,屁股的話也儘量不要打(據科學考證,打屁股用力過猛也會傷“腦”、傷“腎”、傷“心”等等)。

說了這麼多,說到底,就一句話:養育孩子啊,最好的狀態就是努力做的更好,也不必為自己沒有做到最好而沮喪自責!


3、打孩子最好就打手心。不管你多麼生氣,打臉打頭是絕對禁止的,屁股的話也儘量不要打(據科學考證,打屁股用力過猛也會傷“腦”、傷“腎”、傷“心”等等)。

說了這麼多,說到底,就一句話:養育孩子啊,最好的狀態就是努力做的更好,也不必為自己沒有做到最好而沮喪自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