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寶寶口腔潰瘍新藥方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 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淺性潰瘍, 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 呈圓形或卵圓形, 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 一般1~2個星期可以自愈, 但常反復發作, 纏綿不愈, 給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方藥及用法:

升麻9克, 胡黃連8克, 寒水石45克, 地榆13克, 川厚樸12克(後下, 只煎3~4分鐘), 苦參10克, 甘草15克。 加水煎取300毫升。 日分2次溫服, 2次服藥相隔4~5小時。 本方適用於口腔潰瘍、牙齦潰瘍、口臭、咽喉腫痛等。

方解:

升麻味辛微甘, 性微寒, 入肺、脾、胃、大腸經, 具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等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升麻有較廣泛的抑菌、抗菌作用, 對金黃色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 因多吃辛辣、油炸之品導致的口腔炎症、潰瘍, 用升麻配合一些清熱解毒之品, 常能收到很好的療效。

胡黃連味苦, 性寒, 入胃、肝、大腸經, 具有清熱燥濕、清除口瘡的作用。

地榆味苦、酸、澀, 性微寒, 入肝、大腸經, 有涼血泄熱、解毒斂瘡、消炎止痛作用, 能促進潰瘍面癒合, 減輕痛苦。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地榆水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如鏈球菌、傷寒桿菌、腦膜炎球菌、人型結核桿菌和瘧原蟲等均有抑制作用, 並可提高人體細胞免疫功能, 防止癌變。

川厚朴味苦辛, 性溫, 入肺、脾、胃、大腸經, 有燥濕消積、行氣健脾、調理胃腸功能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川厚樸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還可抑制齲齒病原菌, 用川厚樸煎劑含漱, 預防齲齒有很好的效果。

苦參味苦, 性寒, 入胃、肝、大小腸、膀胱經, 具有清熱燥濕、清熱解毒作用。 其含的苦參堿, 對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苦參所含的生物鹼和黃酮均有抗癌作用, 配合上述藥物, 對口腔潰瘍的癒合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隨證加減:

1.喉痛兼便秘者, 加牛蒡子13克, 玄參15克。

2.伴有憂鬱者, 加玫瑰花9克(後下), 絞股藍13克。

3.尿黃、排尿不暢者, 加茵陳15克。

4.常飲酒者, 加枳椇子20克, 葛根25克(或葛花10克)。

注意事項:

1.忌飲灼熱湯水。

2.忌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咖喱等, 多吃新鮮蔬菜。

Advertisiment

3.忌夜睡少眠, 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