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寶寶秋季腹瀉的食療粥品

秋季腹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 腹瀉大多是因為胃腸道功能不好, 跟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建議食用易消化的流質食物, 促進營養吸收。

所以, 當秋季腹瀉來臨之時, 除了要進行藥物治療之外, 合理飲食也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出現腹瀉的飲食調整主要是按照年齡階段給予合適的膳食, 適時添加輔食, 每次限一種, 逐步增加, 母乳餵養者適時斷奶。 如果在哺乳期, 媽媽擔心通過母乳影響孩子, 那麼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乳☆禁☆房的衛生, 二是母親飲食不要過於油膩。

若腹瀉病情較輕, 寶寶維持既往飲食習慣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主要是補液, 防止脫水, 同事腹瀉期間飲食宜煮熟, 軟, 容易消化。 若寶寶腹瀉嚴重, 容易脫水。 那麼家長要注意為寶寶補充水分, 補充水分最好用口服補鹽液(ORS), 或者在米湯中加少許食鹽。

寶寶腹瀉一般可以繼續飲食, 以滿足生理需要, 補充疾病消耗, 縮短腹瀉後的康復時間。 但腹瀉期間宜進食流質、半流質、少刺激性的食物。 腹瀉症狀停止後可逐漸恢復營養豐富的食物。

治療小兒秋季腹瀉, 小編再推薦幾款食療粥品, 供麻麻們做個參考:

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50克, 神曲15克, 粳米30克。 先用紗布將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鍋中加水適量, 煎煮半小時後去掉藥渣, 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 加適量白糖調味食用, 每天2次。 具有健脾和胃,

Advertisiment
消食導滯之功效, 適用於飲食不節或餵養不當, 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兒。

茯苓大棗粥:

取茯苓粉30克, 大棗15克, 粳米30克。 先將大棗去核切碎, 放入鍋中加水浸泡20分鐘, 然後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 服時加適量白糖, 每天2次。 具有健脾補中, 利濕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脾虛久瀉者。

參蓮大棗粥:

取黨參10克, 蓮子10克, 大棗15克, 粳米30克。 先將黨參、蓮子研成細末, 把大棗去核切碎, 再將粳米與黨參末、蓮子末、棗肉一起加水適量煮成粥, 加白糖少許, 即可食用, 每天2次。 具有益氣健脾止瀉之功效, 適用於脾胃虛弱之患兒。

糯米固腸粥:

取糯米30克, 山藥15克。 先將糯米炒微黃, 山藥研成細末, 然後把二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熟後加胡椒麵少許,

Advertisiment
白糖適量調服, 每天2次。 具有健脾暖胃, 溫中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小兒脾胃虛寒型腹瀉。

山藥扁豆粥:

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淨, 白扁豆15克, 粳米30克。 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 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 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2次溫食。 具有消暑化濕, 健脾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濕熱並重型腹瀉。

絲瓜葉粥:

取鮮絲瓜葉30克, 粳米30克。 先將絲瓜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 再濾取煎汁煮粳米為粥, 粥成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分2次食用。 具有清熱解毒, 消暑利濕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感受外邪, 熱重於濕型腹瀉。

茯苓前仁粥:

取茯苓粉30克, 車前子30克, 粳米30克。 先將車前子布包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 煎半小時後取出布包,

Advertisiment
再將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 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 具有清熱健脾, 利濕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濕重于熱型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