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小兒多動症的方針(圖)


治療小兒多動症的方針

多動症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 患病率高達3%~6%, 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生長。 可如何治療目前仍存在不少誤區。

如何才能正確治療呢?

綜合治療是關鍵

目前多動症的治療應採用綜合治療, 以心理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 其他治療方法為輔。 在治療中強調家長、老師、醫務工作者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尤其是家長和老師的參加非常重要, 各方面要相互協調, 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幫助多動症兒童矯正心理、情緒和行為異常, 提高學習成績, 提高自信和自尊,

Advertisiment
充分發揮兒童的潛能。 有人認為多動症不需要治療;有人認為只要教育就可以了;還有人認為治療只是醫生的事, 與老師或家長的關係不大, 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點。

長期治療須堅持

有人認為多動症只是一種兒童期的疾病, 是自限性的, 到了青春期後自然就會痊癒的。 因此認為, 多動症只需要短期治療就可以了, 根本不需要長期治療。

近年來發現多動症的預後並不樂觀。 多動症兒童長大後雖然多動表現可能會減輕甚至消失, 但其他症狀並不一定有明顯的改善, 常持續多年, 甚至可能終身存在。 多動症兒童年齡小的時候多動表現明顯, 隨著年齡的增長, 則注意力不集中更明顯。 到了青少年, 會出現學習問題、自卑,

Advertisiment
還可能出現法律問題。 到了大學和成年階段, 會出現缺乏組織計劃性、做事不專心等, 使得學業失敗、工作困難、自卑、物質濫用和事故多等。 由此看, 多動症的症狀始終存在, 只是年齡不同表現不一樣。 因此, 學者們提出多動症應是一種終身疾病, 需要長程治療, 常常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藥物治療效果好

多動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包括心理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和藥物治療等。 既往由於人們對該病的治療存在著種種誤解, 特別是擔心藥物的副作用, 往往半途而廢, 許多患兒並未得到適當的治療, 結果貽誤了治療時機。

近年來, 藥物治療越來越被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即藥物治療也應作為首選的治療。 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只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同時進行, 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而僅用非藥物治療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 相反, 如果因為害怕藥物的副作用, 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對孩子的傷害要比藥物的副作用嚴重得多。

如果多動症的症狀明顯, 已影響孩子的各種功能, 如學業、交往、情緒等, 就要考慮使用藥物治療, 積極的藥物治療越早越好。

連續治療要強調

既往多動症的治療, 由於只注意兒童的學習問題, 又顧慮藥物的副作用, 常常採用間斷治療, 即週一至週五服藥, 週末停藥, 節假日也停藥, 其實這種服藥方法並不科學。

多動症的症狀始終都存在的, 並非只是學習問題, 而且還包括其他行為問題、情緒問題等, 還有各種功能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果採用間斷治療的方法, 可能在學習時症狀有所改善, 但其他方面的問題並不能改善, 而實際上兒童行為和各種功能問題, 是一個比學習成績更為重要的問題。 因此, 目前多主張連續服藥, 即使是週末或假期, 都應該服藥, 只有這樣, 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既往的間斷治療還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 即多動症的症狀在一天中也是始終存在的,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都存在, 有學者發現多動症兒童即使夜裡的睡眠問題也較正常兒童多。 因此目前多動症的治療提倡“全天候”治療, 採用新型的長效藥物可以維持24小時的作用, 最大程度上緩解了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