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小兒腹瀉的常用藥物

小兒腹瀉用藥一:丁桂兒臍貼, 功能主治:健脾溫中, 散寒止瀉。 適用于小兒泄瀉, 腹痛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外用。 貼於臍部, 一次1貼, 24小時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用藥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 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 導致的兒童及嬰幼兒抵抗力下降; 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營養消化吸收差;腹瀉、腹痛、腹脹、便秘;飲食不當;水土不適。 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 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加入到適量溫水或牛奶(37℃以下)中沖服。

小兒腹瀉用藥三:小兒功勞止瀉顆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利濕止瀉。

Advertisiment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 五周歲以下一次2.5克, 五周以上一次5克, 一日3次。

小兒腹瀉用藥四:健兒止瀉顆粒, 功能主治:固脾止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 周歲以內一次6克, 一至五歲一次6-12克, 五歲以上一次12-18克, 一日3次。

以上藥物主要是對小兒腸粘膜要加以保護, 腹瀉極其嚴重時, 可以服用一些止瀉的藥物, 如黃連素、慶大黴素糖漿。

(1)去積消食法:按“傷食宜消”法則, 臨床上對傷食瀉多採用去積消食法。 常用消食藥品如山楂、雞內金、神曲、麥芽、穀芽等。 若乳積或魚肉積滯者, 應重用山楂、雞內金;由穀類致積者, 重用麥芽、穀芽;若積滯原因不明, 而伴腹脹, 應選用神曲、厚樸。

(2)導滯攻下法:按 “實則瀉之”法則, 臨床上對實積可用導滯攻下法。 常用導瀉藥品如大黃、枳實等。

Advertisiment

(3)清熱利濕法:由於外感暑邪、內蘊濕熱引起腹瀉, 按“熱則清之”法則, 可採用清熱利濕法。 常用清熱藥物如葛根、黃芩、黃連、銀花、連翹、白頭翁、馬齒莧、魚腥草、鐵莧菜等。 因這類藥物具有消炎、利尿、抗感染的作用, 故臨床上多用於感染性腹瀉。

(4)溫中祛寒法:因寒冷引起腹瀉, 按“寒者溫之”的法則, 應採用溫中祛寒法。 常用藥物如乾薑、附子、吳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氣法:久瀉必虛, 按“虛者補之”的法則, 常用健脾益氣法。 常用藥物如炒白術、懷山藥、茯苓、炒扁豆、芡實、蓮肉、黨參、黃芪、炙草等。

(6)利水滲濕法:“濕勝則濡瀉”, 中醫治療腹瀉重視調中分利, 常採用利水滲濕法。 常用利水滲濕藥物如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等。

(7)澀腸止瀉法:久瀉腸滑不止,

Advertisiment
按“滑需固澀”法則, 可採用澀腸止瀉法。 常用固澀藥物如訶子、赤石脂、石榴皮、烏梅、罌粟殼等。

(8)行氣消脹法:腹瀉出現腸胃氣滯, 腹脘脹滿時, 應採用行氣消脹法, 常用理氣藥物如陳皮、木香、厚樸、砂仁、枳殼等。

(9)養陰清熱法:泄瀉日久, 津液虧損, 出現傷陰證候時, 宜採用養陰清熱法。 常用養陰清熱藥物如西洋參、沙參、元參、石斛、烏梅、杭芍等。

(10)扶陽固攝法:泄瀉日久, 陽氣衰微, 出現傷陽證候時, 宜扶陽固攝。 常用扶陽藥物如附子、乾薑、肉桂、補骨脂、益智仁等。

以上所舉治瀉十法, 皆為常用之法。 其中溫、清、消、補法是主要的, 特別是分利法在治療腹瀉時應用更廣, 如“清熱化濕”、“祛寒燥濕”、“溫中健脾利濕”等, 因 “瀉皆兼濕”、“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Advertisiment
從臨床實踐來看, 泄瀉病機雖然變化多端, 總不離乎脾傷積濕, 治法初宜調中分利, 繼用芳香燥濕, 虛者補之, 寒者溫之, 有食積則消導, 有濕熱則清利, 久必升提, 滑須固澀。 掌握辨證施治法則, 則不至顧此失彼。 但臨床上寒、熱、虛、實證候往往不是單純存在著, 如虛與寒、實和熱多並存, 故治法也不能截然分開, 臨床上須隨證應變。 此外, 還應注意下列之點:

①清熱苦寒湯藥, 不可長期飲服, 因過服苦寒, 則損傷脾胃

②淡滲利濕之劑, 不可用之過多, 因淡滲分利太過, 則招致津枯陽陷

③補虛藥品, 不可純用甘溫, 因太甘則生濕

④固澀之劑, 不可過早使用, 因固澀過早, 則積滯未消, 餘邪殘留

⑤攻下之劑, 不可多用, 因攻伐過甚, 則損傷元氣, 對體弱病兒更應慎用。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