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小兒輕度腹瀉有奇招:“點穴”療法全解析

小兒腹瀉是最常見的兒科疾病之一, 好發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 分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 非感染性腹瀉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按摩穴位

一是餵養不當, 如一次進食過多, 或突然改變食物品種, 或對某些食物過敏, 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

二是氣溫變化較大, 忽冷忽熱, 影響胃腸道功能。

三是腸道內雙糖酶缺乏。 感染性腹瀉, 以輪狀病毒為最常見。 秋冬季多發。

判斷病情最重要

遇到小兒腹瀉, 父母不必太過著急, 最需要的是冷靜判斷病情, 這會為醫生提供許多有用的診斷資訊。

一要學會觀察大便性狀和次數,

Advertisiment
如果是糊狀便或夾有不消化的奶瓣兒, 每次量不大, 不是水樣便或黏液膿血便, 可以暫時不用藥物處理;如果是水樣便, 每次量很多, 或肉眼看見黏液或血絲, 應去醫院就診。

二要學會判斷有無脫水, 可從精神狀態、皮膚彈性、黏膜、前囟眼窩、肢端、尿量等方面觀察。

排泄衛生尤關鍵

孩子腹瀉期間, 衛生尤要注意, 腹瀉孩子用過的便器要徹底消毒。 其次, 要護理好寶寶的屁股。 腹瀉的小兒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 嚴重者出現局部破潰、發炎。

要勤換尿布, 每次大便後, 用溫水清洗屁股。 如果臀部已經發紅, 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或魚肝油。

飲食營養需保證

腹瀉期間, 患兒胃口變差, 自動飲食減少, 而排出增加, 腸道吸收障礙,

Advertisiment
並不需要嚴格禁食, 否則反而引起消化不良, 致病情遷延。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繼續吃母乳, 但媽咪們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人工餵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或進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給患兒餵食粗纖維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但切莫隨意進補, 只要合理的飲食不僅不會妨礙寶寶的成長, 還能促進腹瀉的痊癒。

點穴療法

點穴療法來幫忙

對於輕型腹瀉, 父母需要冷靜對待, 從飲食、護理各方面照顧周全, 寶寶是很快可以痊癒的;中重型的腹瀉就需要尋求醫生的治療了, 切勿耽誤治療, 延誤病情。

這裡為各位新晉爸媽介紹一套點穴療法, 可治療輕型或配合輔助治療中重型的小兒腹瀉, 具體操作方法是:

①手掌推雙側的跟腱和腰眼穴(第4腰椎棘突下,

Advertisiment
旁開3.5寸凹陷中), 以有灼燒感為度;

②拇指揉腹安穴(腋前紋頭直上1寸內開1寸處), 50~100次;③拇指或食、中、無名指推第9、10肋間, 50~100次。 每天做30分鐘, 5天為一個療程。 即便腹瀉痊癒後, 也可堅持操作。

如何判斷脫水程度

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 口唇稍幹, 尿比平時要少, 尿色發黃, 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若出現昏迷、皮膚乾燥、彈性差, 前囟及眼窩明顯凹陷, 肢端冷涼, 尿量很少甚則無尿, 說明患兒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脫水症狀。

切莫濫用抗生素

莫隨意止瀉, 給寶寶亂服止瀉藥, 可能會加重病情。 治療腹瀉的正確方法不是單純止瀉, 而是要補充因腹瀉引起的脫水和營養不足。

小編總結:此外, 非感染性腹瀉是抗生素治癒不了的,

Advertisiment
使用反而會導致因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誘發的腹瀉, 使治療更加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