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感冒的常用中成藥有哪些

治療感冒常用中成藥, 根據它們的組成、功效、主治等, 介紹如下, 可酌情選用。

(1)感冒軟膠囊:由羌活、麻黃、荊芥穗、川芎、薄荷組成。 具有散風解熱等功效, 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咽喉腫痛等。 每次2---4粒, 每日2次, 口服。

(2)正柴胡飲沖劑:由柴胡、陳皮、防風、赤芍、甘草等組成。 具有解表散寒、止痛等功效, 適用于外感風寒初起, 症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咽癢咳嗽、四肢酸痛等。 每次1袋, 每日2--3次, 白開水沖服。

(3)感冒清熱沖劑:由荊芥穗、紫蘇葉、桔梗、柴胡、苦杏仁等組成。 具有解表清熱等功效,

Advertisiment
適用於傷風感冒頭痛、發熱惡寒、全身酸重、鼻塞流涕、咳嗽咽乾等。 每次12~24克(1~2袋), 每日.2次, 白開水沖服。

(4)銀翹解毒片:由金銀花、連翹、荊芥穗、牛蒡子、桔梗組成。 具有清熱解表等功效, 適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惡風、四肢酸痛、頭痛鼻塞、咳嗽咽痛等。 每次6片, 每日3次, 白開水送服。

(5)羚翹解毒片:由羚羊角、金銀花、連翹、荊芥穗、薄荷、淡豆豉組成。 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等功效, 適用於畏風發熱、四肢酸軟、頭痛鼻塞、咳嗽咽痛等較銀翹解毒片症狀重的感冒。 每次4片, 每日2次, 口服。

(6)板藍根沖劑: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 適用於病毒性☆禁☆感冒、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肝炎(預防)、小兒麻疹等。 每次1袋, 每日2次, 白開水沖服。

(7)維C銀翹片:由金銀花、連翹、桔梗、維生素C等組成。

Advertisiment
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等功效, 適用於流行性☆禁☆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口幹、咽喉疼痛等。 每次3片, 每日3次, 口服。 、

(8)藿香正氣軟膠囊:由廣藿香油、紫蘇油、生半夏、厚樸、蒼術等組成。 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等功效, 多用於盛夏時節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頭痛身倦、畏寒發熱、胸膈滿悶、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o每次2--4粒, 每日2次, 口服。

(9)重感靈片:由青蒿、羌活、板藍根、葛根、毛冬青、馬鞭草、石膏、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抗過敏等功效, 適用於重感冒或流行性☆禁☆感冒, 症見惡寒高熱、頭痛、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咳嗽等。 每次6~8片, 每日3次, 口服。

(10)抗病毒顆粒:由板藍根、忍冬藤、山豆根、魚腥草、重樓、青蒿等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

Advertisiment
適用於病毒性☆禁☆感冒發熱惡寒、頭痛咽痛、咳嗽、四肢酸痛等。 每次3~6克, 每日3次, 白開水沖服。

(11)清開靈口服液:由牛黃、珍珠母、黃芩、金銀花、梔子、板藍根等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定驚安神等功效, 適用於感冒高熱不退等。 每次2~3支, 每日2次, 口服。

(12)牛黃清官丸:由天竺黃、連翹、金銀花、牛黃、水牛角濃縮粉、白芷等組成。 具有清瘟解毒、鎮驚化痰等功效, 適用於瘟邪裡熱引起的重症感冒(相當於流行性重感冒), 頭痛身熱、四肢酸軟、口渴咽幹、咳嗽痰盛等。 每次2丸, 每日2次, 溫開水送服。

(13)紫雪散:由木香、沉香、甘草、丁香、磁石、升麻、芒硝、硝石、石膏、滑石、玄參等組成。 具有清熱鎮驚、除瘟開竅等功效, 適用於邪熱不解、重感傷寒、邪人心包引起的神昏譫語、狂躁不安、面赤身熱、頸項強直、頭昏腦漲、咽痛口渴、大便乾燥、小便黃赤等。

Advertisiment
每次0.75克, 每日2次, 白開水沖服。

(14)新雪丹:由磁石、石膏、滑石、寒水石、硝石、芒硝、梔子、竹葉卷心、升麻、穿心蓮、珍珠層粉、沉香、牛黃、冰片等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豁痰利咽等功效, 適用於溫熱病所致的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咳嗽胸痛等。 每次1支,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15)牛黃清熱散(膠囊):由人工牛黃、黃連、寒水石、玳瑁:冰片等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散瘟化痰等功效, 適用於瘟邪入裡引起的高熱驚厥、四肢抽動、煩躁不安、痰濁壅塞等。 每次3~6克, 每日2次, 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