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三下午, 法國的小學和初中不開課, 學校裡的小課堂關閉了, 社會大課堂卻對青少年敞開了大門。 你到體育場走一走, 小足球隊員, 小籃球隊員在飛奔疾跑;你到博物館看一看, 那裡簡直成了學生專場, 一群一群小學生, 懷著崇敬的心情步入藝術殿堂, 在教師和博物館講解員的引導下, 睜大眼睛去發現真善美的世界。 有些博物館在“參觀指南”中特別指出, 最好避開週三下午。
法國教育部新聞處官員貢巴雷談到“星期三現象”時說, 這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法國戰後開始實施的素質教育, 包含體育、公民義務與權利、道德、科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
Advertisiment
國立盧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每年接待600萬參觀者, 其中一半是學生。 盧浮宮“文化服務部”主任加賴爾先生說, 提高學生的歷史和藝術素養, 是博物館的使命之一。 在法國, 所有的國立博物館免費為教師及18歲以下的年輕人開放, 為他們組織專場講解。 不過, “我們對學生的關心遠不止於此”。 據他介紹, 盧浮宮有一些為學生的服務專案。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第二項服務是少年出版物。 盧浮宮出版社出版的介紹新展覽的書籍, 有成年版和少年版兩個版本, 少年版的文字簡潔明瞭, 還有許多啟發式的提問, 封面上畫著一個頑皮的男童。 第三項服務是教師培訓。 全法的中小學教師均可免費到盧浮宮接受三天至一周的藝術史培訓, 培訓期間, 借閱館內的圖書音像資料, 由資深館員引導參觀, 作專題講座。 加賴爾說, 名師出高徒嘛, 有藝術素養的教師無疑給學生更好的影響, 報名參加這項培訓的十分踴躍。 加賴爾介紹, 他們最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開了“盧浮宮教育網站”, 這為學生提供瞭解藝術的另一種途徑。 位於巴黎東北部的維萊特“科學與工業城”是歐洲最大的科普中心。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博物館、科技館熱心於青少年的素質教育, 不斷提供新的活動方案, 提供種種方便和優惠, 將此作為一種社會責任,這在法國蔚成風氣。教育部長雅克·朗就此談道,如果想使法國仍然保持創造性,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國家,就應該考慮人的整體的、協調的發展。音樂之於心算,戲劇之於閱讀,造型藝術之於幾何,不無裨益。科學、藝術教育喚醒敏感,催生創造力,它像是學生進入其他未知領域的“芝麻開門”的呼喚,引導他們去發現,去創造。何況一個自幼親近博物館的人,長大後自然會愛護遺產;一個從小喜歡動手做實驗的人,自然有更豐富的“發明因數”。在洶湧而來的全球化浪潮中,法國竭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持自我,壯大自我,關鍵是要使本民族擁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高素質的人才,法國懂得這一點。
將此作為一種社會責任,這在法國蔚成風氣。教育部長雅克·朗就此談道,如果想使法國仍然保持創造性,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國家,就應該考慮人的整體的、協調的發展。音樂之於心算,戲劇之於閱讀,造型藝術之於幾何,不無裨益。科學、藝術教育喚醒敏感,催生創造力,它像是學生進入其他未知領域的“芝麻開門”的呼喚,引導他們去發現,去創造。何況一個自幼親近博物館的人,長大後自然會愛護遺產;一個從小喜歡動手做實驗的人,自然有更豐富的“發明因數”。在洶湧而來的全球化浪潮中,法國竭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持自我,壯大自我,關鍵是要使本民族擁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高素質的人才,法國懂得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