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法國老爸帶女兒下廚

我先生老皮, 法國人, 去過很多遍佈世界各地的米其林餐廳, 搜集的米其林功能表足夠做一個展覽。 從1981年到現在一直維持3星的Georges Blanc大廚還送了他親筆簽名的菜單。

老皮愛美食, 愛做飯, 週末經常泡廚房。 在他眼裡, 做飯就是一種藝術, 一道看似簡單的蝦仁蔬菜, 光醬汁就要熬3個小時。

老皮成為超級吃貨加大廚, 他的媽媽功不可沒——老皮不到2歲, 就被媽媽領入“廚門”。 老皮自己回憶說:“童年最享受的就是和媽媽一起在廚房做飯。 ”

如今, 老皮2歲時跟著媽媽下廚房用的圍裙, 穿戴到了我們女兒小米的身上。

家有老皮這個大廚,

Advertisiment
加上小米這個小廚, 我已全無用武之地, 只好退居二線, 負責拍照。 雖然沒動手, 泡在廚房的時間卻一樣多, 耳濡目染, 也就明白了老皮帶小米下廚的“真經”。

從“小”開始

小米還不會走路時, 老皮就帶她進廚房了, 一邊抱著小米, 一邊準備材料或做飯。

小米第一次幫廚, 也是從“小”處開始:洗菜、摘菜, 在碗裡將麵粉、糖和黃油攪拌均勻, 打雞蛋, 量一些液體材料等等。 這都是一些很小、很簡單的任務。

小米剛開始幫廚時, 用的是兒童餐具刀, 很鈍, 割不到手, 而且能切香蕉。 我們還有一個小台座讓她站著, 這樣, 她就能在廚房的工作臺上舒適地幫廚了。 這些“小人版”的廚具, 會讓孩子覺得廚房不僅僅是大人的世界, 他們自己也能找到存在感;當然,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小廚具也更安全。

遠離滾燙的鍋

當鍋裡的水正在沸騰, 或者要煎炸東西的時候, 老皮從來不讓小米獨自靠近。 “她嚇過一次, 就可能再也不願意走進廚房了。 ”這是老皮的理論。 所以他總是提前想好有可能發生的事, 比如:

不將鍋柄朝外, 以免她去拉鍋柄;

避免一些不適合的菜譜, 比如需要用熱油炸的。

不過, 老皮只是不讓小米“獨自”靠近鍋和火, 在能陪同的情況下, 他可是非常鼓勵小米體驗和感受的。 比如下餃子時, 老皮會讓小米站在自己身邊, 讓她看水從常溫變得沸騰, 並問她:“願意把小手伸出來, 體驗鍋裡的水蒸氣嗎?”

麵團玩20分鐘也不要緊

在帶孩子下廚時, 你很可能會遇到這種狀況:孩子對做披薩的麵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Advertisiment
拿著麵團不停地揉, 不停地捏, 不停地端詳, 或是用舌頭不停地舔, 10多分鐘過去了, 他還是不按步驟進行。 這時, 你是不是很抓狂, 各種勸說, 想讓他趕快把麵團壓平, 撒上配料, 趕緊放進烤箱?

老皮可從來不這樣。

小米要玩就讓她玩, 別說10分鐘, 半個小時也不要緊。 有一次, 就是因為小米要玩麵團, 計畫中午做的披薩, 延後到了晚上。 有時候連我這個旁觀者都看不下去, 老皮卻總是勸我:“不要打擾孩子, 就讓她沉浸其中吧!”

週末下廚更適合

基於上述理由, 所以如果真的是趕著做一頓飯的話, 就不要讓孩子幫忙啦。 讓他來學做飯, 最好選在週末, 因為週末的節奏比較悠閒, 更能營造美好的氣氛。

有一次,

Advertisiment
小米做藍莓優酪乳棒冰棒。 她在把調好的藍莓優酪乳倒進冰棒桶裡時, 不小心灑了一些到冰棒桶周圍。 老皮全程沒有作聲, 等小米做完後, 他用食指抹著灑在外面的優酪乳說:“這些優酪乳沒有被小米送‘回家’, 那就送到爸爸的肚子裡吧。 ”

不管小米捅了什麼婁子、犯了什麼錯, 老皮從來不直接指責, 頂多是通過這種婉轉的方式提醒她。

絕不讓孩子閑著

老皮總是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在廚房裡有參與感!對此, 他的4條建議是:

首先要選對菜譜, 適合帶孩子下廚的菜譜不計其數, 但他強調3個原則:寶寶愛吃;簡單、易做;耗時不能太長。

其次是避免選擇需要昂貴食材的食譜, 以免做的過程出錯, 造成浪費。

第三是避免用辣椒和一些味道比較刺激的菜,

Advertisiment
比如蒜、洋蔥之類的。

最後就是家長自己要先將菜譜讀幾遍, 瞭解所有的步驟, 這樣才能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 把可操作或者有趣的部分預留給孩子, 比如事先切好肉, 下廚的時候讓孩子用小手把鹽塗抹在肉上。

試著將每一個任務分解成多個易操作步驟, 會讓孩子對自己在做的事有主人翁意識, “如果孩子只是看著大人做, 就不要期待他會真正喜歡上廚房。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