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觀察寶寶感官發展的里程碑

翻開兒童健康手冊, 裡頭詳細羅列孩子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狀況, 雖然大家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其實, 寶寶的發展有沒有跟上腳步, 才是更需要爸爸媽媽關注的重點。

幼兒發展的4大重要面向

您家寶貝何時學會翻身, 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練習爬行的?多數孩子的發展會按照「發展里程碑」進行, 其中, 我們又可從下列4大面向著手觀察: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主要由身體的大肌肉主宰, 指四肢軀幹的活動與穩定度, 比方說頭頸部的轉動控制、翻身, 再到懂得坐、站、跑、跳、走, 都屬於粗動作的範疇。

精細動作

Advertisiment

指雙手細部動作操弄和視動協調(依視覺調整動作的能力即為視動協調), 例如使用餐具、畫畫、串珠珠、折紙、翻書、拿牙刷刷牙等。

語言溝通

語言溝通又分為「理解」和「表達」兩大能力。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在「身邊處理及社會性」底下, 又可分出「生活自理」、「社會性」、「情緒反應與管控」這三個細項:

A.生活自理:嬰兒時期, 最簡單的生活自理行為即為自己扶著奶瓶, 等年紀再大一點, 是否會開始學著和大人一樣用餐具吃飯?會不會用杯子喝水?如果尿布濕了, 是否懂得以口語或肢體表達不舒服?會不會自己刷牙?

B.社會性:寶寶會不會回應旁人的笑容?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好嗎?到新環境是否會好奇的東張西望?主要照顧者不在身邊,

Advertisiment
孩子會不會顯得緊張?能否分辨熟悉與不熟悉者的不同?

C.情緒反應與管控:傷心哭泣時, 會不會因為旁人擁抱或給予玩具而恢復平靜?睡醒之後, 會立即放聲大哭, 或是可以獨自玩耍不急著要人照顧?

1歲前, 寶寶的口欲期

1歲以前的孩子, 多數都會經歷口欲期的階段, 因為他們剛學會爬與站, 開始對身邊的大小事展現旺盛好奇心, 只要看見有趣的東西, 就會想以嘴巴去探索、隨手抓了就往口裡送, 因此也讓爸爸媽媽總是特別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

而這個階段的好奇寶寶不但喜歡用嘴嘗, 也喜歡用身體較敏感的部位來探索世界, 有時也常動手摸摸、用力敲敲(聲響)周遭感興趣的事物, 藉由這些動作, 對孩子來說具有穩定情緒和促進認知的效果,

Advertisiment
其實只要寶寶放進口中的東西是安全而乾淨的, 口欲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階段, 照顧者無須刻意遏止這個行為。

具有穩定情緒和促進認知的效果

七坐八爬九發牙, 寶寶發育好快速

或許是因為現代人特別注重營養補充, 所以現在許多小朋友2、3個月脖子就變得硬挺, 5、6個月就冒出小白牙, 發展速度遙遙領先老一輩常說的「七坐八爬九發牙」。 黃湘茹治療師表示,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率的確都有些個別差異, 不過多數仍是以七坐八爬的速度在進行, 發展的快慢常取決於孩子的先天氣質、生活環境、照顧者給予的刺激多寡等因素, 只要寶寶沒有嚴重的偏離發展里程碑, 家長也不需要過度擔心。

Advertisiment

不過, 如果到了11個月還不會爬、1歲半還不會走, 就需要考慮就醫接受評估。 其實許多孩子並非真的發展遲緩, 只是獲得的環境刺激不夠, 只要照顧者學習以正確的方式引導, 並且多花時間陪著寶寶進行活動, 通常可以收到很好的成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