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讓孩子遠離考試焦慮症

“種子選手”為何一落千丈

丁黎原本是班級裡備考重點高中的“種子選手”, 但是在最近的模擬考試中, 她的成績卻一跌再跌, 成績排名竟然跌出了學校升學率的水平線外。 這樣大幅度的成績滑落, 讓丁黎的家長十分著急, 卻不知道問題究竟是出在哪裡。

按說丁黎除了學習其他方面都是不用操心的。 父母對丁黎的生活起居照顧得非常周到, 就連內褲也不讓她親自洗, 而他們期望的就是丁黎能考上重點高中。 進入初三後, 父母對丁黎更加關心, 父親原來喜歡在家裡跟朋友下象棋, 現在也取消了,

Advertisiment
母親也不出去打麻將了, 說話都儘量輕聲細語的, 怕影響她休息或干擾她的學習。

在初三第一學期的前兩次月考中, 丁黎都考了班裡第一名的好成績。 但在期末考試前, 母親突然因為工作需要被外派出差。 在如此重要的時候, 母親的缺席讓丁黎頓時感覺很不適應。 老師說, 這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會全縣排名, 根據歷年經驗, 這次成績和中考成績很吻合, 要求同學們努力發揮考出好成績, 以增強面對中考時的自信心。

但是不知怎麼考的, 這一次丁黎成了班裡的第13名。 老師說過的話時常在她大腦中盤旋, “這次成績和中考成績很吻合”, 那她考重點高中的希望不就破滅了嗎?爸媽肯定傷心死了!懷著複雜的心情, 丁黎迎來了初三下半學期的第一次模擬考試,

Advertisiment
可這次成績一出來, 她就蒙了:考了第20名!丁黎絕望了, 腦子裡都是“成績這麼快滑落下去, 連重點高中都考不上, 更別指望以後考什麼重點大學”之類的想法。 並且不只白天想, 晚上也想, 搞得每天睡不著覺, 吃不下飯。

而更讓丁黎痛苦的是班級裡的幾個“超人”。 比如, 有幾位並不如她刻苦學習, 平時總是嘻嘻哈哈, 甚至上課時間睡覺的同學, 這幾次考試成績卻都超過了她, 而且不是超過一點半點;同座李欣的成績不如丁黎, 但是老師上課隨機提出的問題, 李欣經常脫口就答出正確答案, 而丁黎有時候覺得自己連問題都還沒聽明白……這些都讓丁黎感到氣憤和妒忌, 同學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我要多努力才能這樣出色呢?而這種情緒上來讓丁黎更加自卑,

Advertisiment
成績更加控制不住地不斷下滑……

案例剖析

丁黎這樣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為什麼變得對考試如此焦慮?首先是因為現在的教育體制把分數與學生的能力直接等同量化, 迫使學生、家長、老師、校方都在追逐高分, 刻意渲染分數競爭的激烈程度, 卻相對忽略學生的心理健康。

1.避免對孩子過分關注。

丁黎的父母為了給她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甚至捨棄自己的慣常生活和娛樂。 這種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注, 家長自認為是“一切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 但是對於丁黎來說, 父母這種包含一定自我犧牲成分的行為轉變, 卻構成另一重無形的壓力。 這也加重了她的考試焦慮症狀。

Advertisiment
父母的過分關注也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的過分依賴, 因此才造成母親缺席的時候, 丁黎因為心理不適應而影響成績。

2.不要選擇錯誤的參照系進行自我比較。

在這個案例中, 明顯可以看到丁黎頻繁地用別人的長處來與自己的短處比較。 其實, 她所羡慕的那些優點並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她這樣是期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好, 於是不斷用他人的優點來挑剔自己的不足。 在這種錯誤對比的過程中, 她卻被自己想像出來的“超人”打倒了。 有些父母喜歡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認為這樣能夠説明孩子改正缺點。 時間長了, 孩子也會逐漸形成這樣的觀察模式: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卻看不到自己的優勢。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自我比較的過程中, 孩子常常會選擇的錯誤參照系, 認為必須改掉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點, 否則就一無是處, 不可能取得成功。 這會讓孩子陷入嚴重的焦慮狀態, 甚至會導致自我價值感的喪失, 進而自暴自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