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輕的一代爸爸媽媽吸取了很多新的教育觀念, 他們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單憑多多夸獎, 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見人愛”的天使嗎?
在“賞識教育”的發祥地美國, 也有越來越多的知識階層的父母, 在反思“過分鼓勵”的害處, 太多的鼓勵就像太多的糖一樣, 要知道, 你若想讓孩子知道“糖”的美, 就不要讓他掉進糖罐出不來。
夸張鼓勵毫無意義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
”“哦,
今天早上你表現得像一個天使!”對于小于5歲的寶寶來說,
這樣“抽象”的鼓勵毫無意義,
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為像“天使”,
Advertisiment
引發反感和不安
相當一部分父母誤解了“賞識教育”的基本原則, 他們以為“賞識教育”,
Advertisiment
受不了挫折和批評
因為超乎尋常的夸獎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 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 或者自己做事永不會錯。 這樣他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批評時, 會很受不了。 因此, 在家受到無微不至夸贊的孩子, 經常到大班快畢業時還沒有喜歡上幼兒園, 他也會時不時產生這樣的困感, “為什么我把玩具撿回抽屜里, 媽媽就會夸我‘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