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調味料不能給孩子隨便加

在平時的烹飪中, 家長為了菜肴的美味, 會在菜裡面加許多的調味品。 而有些媽媽, 為了讓孩子愛上吃飯, 也喜歡在他們的輔食中, 添加各種調味品, 那麼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嗎?

1.食用糖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喜歡吃糖, 所以家長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 在菜肴裡面添加許多糖。 但是過多的糖會影響到孩子的味覺與大腦的正常發育。 一般來說在孩子三至六歲的時候, 如果每天吃得飽、吃得好, 那麼就不需要額外地添加糖分了。 如果菜肴中需要額外地添加糖, 每天添加的分量也不要超過10克左右。

2.食用鹽

Advertisiment

鹽的食用量過多的話, 就會對孩子的腎臟造成一定的壓力與負擔。 其次由於孩子的身體器官發育還未成熟, 所以食用過多的鹽就會威脅到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一到三歲的時候, 儘量不要給孩子添加鹽, 但是如果孩子食欲不佳, 那麼媽媽可以適當地給孩子添加, 但是每天的用量不要超過1克。 到了孩子三至六歲的時候, 家長可以給孩子的食物中添加鹽分, 但是每天攝入的食用量不要超過2克。

3.味精

眾所周知, 味精並不利於人體的健康, 孩子食用過多的味精更會引起體內鋅的流失, 從而間接地影響到孩子的身體與智力地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 一歲以下的兒童不能食用味精, 12歲以下的兒童食用的菜肴中不能添加味精。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喜歡帶鮮味的食物, 家長可以給孩子補食天然的鮮味食品。

4.醬油

由於醬油中鹽的含量高達百分之二十, 所以說最好不要給一歲以內的孩子食用醬油。 其次醬油放入食物中, 就會導致食物的菜色變得暗灰,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炒制飯菜的時候, 儘量避免添加醬油。 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自身的身體健康, 也影響孩子的食欲。

5.食用堿

有時候媽媽為了使粥的口感吃起來更加粘稠、爽口, 所以會在粥裡面添加食用堿。 但是添加食用堿會導致粥中的營養成分流失, 如果孩子長期食用添加食用堿的粥以後, 就會導致孩子體內的維生素缺乏, 嚴重地就會導致腳氣、便秘、貧血等疾病的產生。

家長在平時給孩子烹飪食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不要一味地注重食物的口感, 也要將健康與美味放在一起。 如果在不適當的年紀給孩子添加過量的調味品, 反而會影響到孩子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