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這些准媽媽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1、哪些准媽媽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孕前體型肥胖: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在28以上。

在以前的懷孕過程中患過妊娠糖尿病。

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以前生過體重較大的寶寶, 體重超過4千克(也有標準為4.5千克)。

曾經歷過反復地念珠菌感染。

在以前懷孕的經歷中, 有過胎死宮內的情況, 但原因不明。

以前生過的寶寶有某些出生缺陷。

血壓有些高。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

2、為什麼會得妊娠糖尿病?

進食後, 消化系統將食物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進入血液, 在胰島素的幫助下能夠為體內細胞提供能量。

Advertisiment
而妊娠糖尿病會讓葡萄糖停留在血液中, 卻不能進入細胞中被轉化為能量。 這是因為, 胎盤產生的很多激素能夠對抗胰島素, 但大多數准媽媽的胰腺能夠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 來滿足身體對胰島素的需要。 不過, 當准媽媽的胰腺功能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時, 血糖就會異常升高, 導致妊娠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在分娩之後能好轉嗎?

當寶寶出生後, 大多數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都會暫時恢復正常, 只有極少數的准媽媽會持續。 不過, 一旦准媽媽患上妊娠糖尿病, 即使生產完好轉了, 以後也應該多加注意。 因為, 患過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 在下一次懷孕時再次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幾率會明顯增加, 並且在產後若干年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顯著上升。

Advertisiment

4、怎樣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准媽媽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或已經有妊娠糖尿病的表現, 醫生會建議你在第一次產檢時就做一次空腹血糖的檢查, 看是否正常。 同時要知道, 有些准媽媽可能並沒有上面提到的危險因素, 但也是有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的, 所以醫生可能會讓所有准媽媽在孕24-28周的時候進行糖耐的檢查。

5、妊娠糖尿病飲食原則

飲食原則一:攝取正確糖類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量、維持代謝正常, 並避免酮體產生。 所以孕媽們不要為了停止攝入澱粉而完全不吃米飯, 而是應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麥芽糖的飲料及甜食, 可避免餐後快速的血糖增加。

Advertisiment

飲食原則二:少食多餐

為維持血糖值平穩及避免酮血症之發生, 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 因為一次進食大量食物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且母體空腹太久時, 容易產生酮體, 所以建議少量多餐, 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 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 所以睡前要補充點心。

飲食原則三:飲食平衡

與正常孕婦一樣, 得了妊娠糖尿病的媽咪各方面的營養素也要攝取到位, 只不過必須更注意熱量的攝取、營養素的分配比例及進餐的次數。

飲食原則四:多攝取膳食纖維

在可攝取的份量範圍內,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如:以糙米或五穀米飯取代白米飯, 增加蔬菜的攝取量, 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等,

Advertisiment
如此可延緩血糖的升高, 幫助血糖的控制, 也比較有飽足感, 但千萬不可無限量地吃水果。

飲食原則五:控制食物的總量

妊娠糖尿病孕媽們的飲食總量也要控制好, 即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 要以每天的總量計算。 舉例來說, 如果這一餐中食用了豆製品, 就需要減掉相應的主食攝入量, 以保證血糖值處於正常水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