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毛病”現象
典型做法:
遇到孩子出現一些常見的“老毛病”, 例如:發熱、腹瀉、咳嗽等, 便不假思索地選用過去曾用過的某種藥物。
你沒想到的事情:
*某種藥的多次反復使用, 有可能產生藥源性疾病。
*“老毛病”復發或再現, 其誘發因素並非相同, 臨床表現也不完全一致, 因此, 藥物的作用效果就不能肯定。
*反復長期使用某種藥極易產生耐藥性, 導致起效劑量加大, 效果也不佳, 毒副作用反而增強, 容易出現藥物中毒現象。
2.隨意增減藥物用量
典型做法:
當孩子病情稍有好轉, 就不再想給孩子用藥了;因家長工作忙等原因,
Advertisiment
你沒想到的事情:
使用非處方藥, 應該參照藥物說明書上的規定, 嚴格掌握用量和療程, 否則就很難達到治療效果。 而隨意加大或更換藥品, 極易導致耐藥細菌產生, 使孩子病情複雜化, 給治療帶來困難。
3模仿他人用藥
典型做法: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疾病狀況並不明確, 只感到很像朋友或鄰居家孩子的表現, 於是就請教朋友或鄰居, 並模仿他人用藥。
你沒想到的事情:
*一人會有多種疾病共存。
*同一種疾病會有多種症狀共現的可能性。
*即使所患症狀相同, 孩子與孩子之間還存在著個體差異和不同誘發因素等等。
Advertisiment
*同一藥物對於不同病人產生的效果不完全相同。 有些發熱的孩子對對乙醯氨基酚敏感, 而有些人則用布洛芬見效。
4多藥並用
典型做法:
很多疾病在初期不太容易明確具體的原因。 比如孩子剛發熱2~3個小時, 很難確定發熱是由於病毒感染、細菌感染, 或是其他原因所致。 孩子一旦生病, 特別是在初始期, 家長心急如焚, 容易採取多藥並用療法。 認為多藥並用可達到防治兼顧。
你沒想到的事情:
事實上無指征的多藥並用,
Advertisiment
建議:對可用可不用的藥物不要用, 能用單一藥物就不宜多藥並用。
5大人藥孩子服
典型做法:
孩子生病了, 大致判斷病情後, 就給他服用家中存有的大人藥物。
你沒想到的事情:
從理論上講, 大人藥可以給孩子服用, 但由於劑型問題, 需要分割後才可放心服用。 由於家長沒有分割藥物的技術和經驗, 容易造成孩子服用的藥物劑量不准, 從而影響療效。
6久備家庭用藥
典型做法:
多買些藥作為家庭備用藥, 以便偶爾急用。
你沒想到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由於一般家長缺乏對藥物基本知識的瞭解以及家庭保存條件的限制, 不能按藥物的特性加以妥善貯存保管, 致使有些藥物因吸潮、黴變、過期而造成浪費。 而服用過期變質藥會給孩子造成不應有的損傷。
家庭用藥保存原則:
不宜久備;
存放前閱讀藥物說明書上的貯存方法說明, 採取避光、防濕.低溫、密閉等相應措施;
經常查看、更換, 確保家庭備用藥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