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孕婦身體肥胖會影響胎兒發育

孕期缺鐵容易引起貧血, 孕期缺鈣容易使胎兒出生得佝僂病, 孕期缺葉酸容易造成胎兒神經管發育畸形……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對以往一些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原因又揭示出許多新視點——

1.孕婦身體肥胖

新視點:容易發生新陳代謝異常, 導致胚胎的神經系統發育出現畸變

葉酸是保證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營養, 有助於減少神經管畸形兒的發生。 但對於身體肥胖的孕婦, 葉酸很難在她們身上發揮這樣的保護作用。 美國一份資料顯示, 孕前體重超重的女性, 生神經管畸形兒的幾率是體重正常者的2倍;孕後體重超重的女性,

Advertisiment
生神經管畸形兒的幾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倍。

應對法:孕前就要開始攝取充足的葉酸, 包括安排富含葉酸的食物, 如動物肝或腎、綠色蔬菜、魚類、蛋類、穀類及豆製品等;同時從孕前1-3個月開始服用葉酸補充劑, 一直到孕後3個月為止。

2.孕婦患齲齒或牙周炎

新視點:容易感染胎兒導致先心病、出生時低體重或早產

患中度或重度齲齒及牙周炎的孕婦, 口腔中產生的細菌抗體容易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胎盤, 使胎兒受到感染, 導致出生後患先天性心臟病。 而且, 有輕微牙病的孕婦生出低體重兒的危險性, 也會增加6-8倍。 美國對早產兒的一項調查表明, 大多早產兒的母親口腔中都有細菌抗體,

Advertisiment
而足月出生的嬰兒母親卻沒有這種現象, 牙周炎孕婦發生早產幾率是正常孕婦的7倍。 應對法:患牙周病的孕婦要積極治療, 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在孕前就做牙科檢查。

3.孕期缺碘

新視點:容易影響甲狀腺激素合成, 導致胎兒出生後患呆小病

孕婦體內缺碘後, 將會影響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合成, 造成胎兒大腦在發育時主管語言、聽覺和智力的皮質不能完全分化, 導致出生後患“呆小病”, 表現為生長緩慢、反應遲鈍, 並出現頭大、鼻樑下陷、舌外伸流涎的特殊面容, 成年後身材矮小, 甚至出現聾啞、精神失常等, 而現今對於呆小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

應對法:孕期要注意均衡地攝取營養, 特別是生活在缺碘地區的孕婦更要注意攝取富碘食物,

Advertisiment
堅持食用碘鹽, 使體內的碘能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需求。

4.孕期缺銅

新視點:容易影響胎兒體內的鐵質吸收和運轉, 使胎兒發生貧血

孕婦血液中的銅含量過低時, 會造成胎兒體內缺銅, 影響胎兒新陳代謝中的有些酶活性及鐵的吸收、運轉, 造成胎兒缺銅性貧血。 因此, 孕期不可忽視對銅的攝取, 一定注意補銅, 以免對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應對法:補銅的途徑以食補為主, 富含銅的食物是動物肝、肉類(尤其是家禽)、水果、硬殼果、番茄、青豌豆、馬鈴薯、貝類、紫菜、可哥及巧克力等。

5.孕期缺錳

新視點:容易影響胎兒的骨骼生長發育, 發生關節變形

妊娠期缺錳會引起胎兒產生多種畸變, 特別是嚴重地影響骨骼發育,

Advertisiment
出現關節重度變形, 所以孕期一定要注意攝取錳。 一般來講, 如果孕婦以谷類和蔬菜為主食通常不會發生缺錳, 但要是經常吃加工得過於精細的食物或總以乳品、肉類為主食, 還是會造成體內缺錳。

應對法:孕期要注意均衡飲食營養素, 同時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粗糧。

6.孕期缺鐵

新視點:容易使胎兒的生長發育受到阻礙, 導致出生後體重過輕

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組分, 孕婦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把氧氣和營養物質攜帶到胎兒的組織細胞裡, 影響胎兒的新陳代謝, 容易使胎兒發生缺鐵性貧血, 還會阻礙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 使胎兒出生後體重過輕。

應對法:孕期5個月後, 注意從飲食上攝取富含鐵的食物。

7.孕期缺鈣

Advertisiment

新視點:容易影響胎兒的骨骼密度, 發生骨質疏鬆

美國醫學專家對數百名孕婦進行調查得出一個最新結果, 即孕婦在懷孕期間每天對鈣的攝取量未達到1200毫克, 低於600毫克時, 就會使胎兒的骨密度發生疏鬆。 那些被調查的孕婦在醫師建議和指導下補充鈣劑, 胎兒的骨密度很快就恢復到正常。 但也沒必要過量攝取鈣質, 胎兒的骨密度並不會因此而增加, 只要按照正常的需要量每天攝取即可。

應對法:孕期每天都應該注意攝取足夠的鈣質, 包括富鈣食物, 如牛奶、乳酪、深綠色蔬菜和水果等天然食物, 同時在醫師指導下補充鈣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