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產後立刻穿高跟鞋危害大


當孕婦在懷孕期間時, 為了保護胎兒的安全基本都會放棄穿高跟鞋。 那麼好不容易懷胎十月生下了寶寶, 是不是就能立刻穿上久違的高跟鞋了呢?

高跟鞋對女性健康的影響

1、對腰椎的危害

人類的脊柱有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個生理彎曲, 正常的生理彎曲依靠椎體、椎間盤、小關節、韌帶和肌肉等多重結構共同維繫, 起到平衡、穩定和緩衝震盪等重要生理作用。 任何原因導致脊柱整體失衡, 都會引起腰部的病痛。 穿上高跟鞋後, 骨盆會向前傾, 重力線前移。 為了維持穩定, 勢必採取挺胸、翹臀和腰向後伸等姿勢重新建立平衡,

Advertisiment
女性的曲線美因此得到了最佳展示。 但在這美麗的背後, 整個脊柱開始加速退行性改變。 維持過度而持續的腰椎後伸, 使腰肌長期處於緊張收縮的狀態而出現腰肌勞損。

2、對踝關節和膝關節的危害

穿著高跟鞋行走時, 由於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受到一定影響和受力不均勻, 比穿平底鞋更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膝關節負荷壓力明顯增加, 所以使退行性骨關節病提前發生。

3、對足部的危害

女性穿著高跟鞋站立和行走時, 重量會集中在腳前掌的第1至第3塊蹠骨頭處, 同時, 這些腳趾還受到鞋尖的擠壓, 所以就會出現雞眼, 蹠骨之間還會形成神經瘤, 從而出現頑固而反復的疼痛症狀。 如果長期穿著高跟鞋,

Advertisiment
還會引致足部肌肉無力而形成扁平足、拇囊炎、錘狀趾等一系列疾患。

產後別急著穿高跟鞋

1、產後韌帶恢復沒那麼快

懷孕後, 女性穿高跟鞋要比一般人承擔更大的風險。 懷孕期間, 雌孕激素水準的提高以及內分泌等的改變, 會使關節韌帶的膠原分解增加, 使得關節韌帶的膠原含量減少, 膠原纖維排列變得稀疏, 相應地會令骨盆及其他關節的韌帶變得鬆弛, 為分娩作準備。 通常產後3周, 人體的激素水準會恢復到一個正常的水準, 但這並不代表人體的韌帶恢復到正常的水準。 這些韌帶要完全修復或恢復到完全正常的水準, 至少要3月到1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 在產後的3個月到一年的時間裡(個體間存在較大差別),

Advertisiment
女性足部、骨盆及腰部的韌帶都處於一種相對鬆弛的狀態。

2、太早穿高跟鞋腰腿受累

產後的女性過早穿高跟鞋, 會對女性的關節韌帶、肌腱等運動系統造成一定的健康挑戰。 穿高跟鞋的時候, 身體60%重量需要前腳掌支 撐, 久而久之, 容易出現蹠骨痛、拇外翻和踝扭傷;同樣地, 穿上高跟鞋後, 骨盆前傾、重力線前移, 為了維持穩定, 勢必採取挺胸、翹臀、腰後伸等姿勢重新建立平衡。 由於過度的腰後伸, 使腰背肌收縮繃緊, 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 腰背肌、關節囊及小關節易發生勞損, 產生腰背痛。 另外, 長期的屈膝行走, 易出現膝前痛和 關節炎症狀。

產後多久才能穿高跟鞋

專家提醒, 產後3個月到1年內不建議每天穿高跟鞋。

Advertisiment
日常用鞋可首選平底鞋, 或矮跟鞋、坡跟鞋。 如果鞋跟高度超過4釐米, 那麼踝關節扭傷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對於必須在特殊場合穿高跟鞋的職場辣媽, 建議日常用鞋外, 再隨身帶一雙換穿的高跟鞋, 穿高跟鞋時間每天不要超過2小時。

度過這段危險期後, 如果沒有出現下腰及骨盆疼痛等症狀, 可以考慮正常穿高跟鞋。 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只要出現腰酸、小腿或足部的酸痛, 應馬上讓高跟鞋“離崗”, 直到關節不適症狀消失後再穿。

小編提醒:產婦如何正確挑選高跟鞋

首先, 要挑選一對穩定的高跟鞋, 關鍵看三點。 一是足弓處要接觸良好, 二是鞋面不能外斜, 三是鞋跟應該足夠堅固並且不能內偏。

其次, 在選擇高跟鞋的高度方面別操之過急,

Advertisiment
不要立即換上“恨天高”, 而應先從“低海拔”鞋起步, 循序漸進。 即使懷孕前能穿20釐米高的鞋子, 產後也未必能挑戰成功。 雙腳乃至全身都需要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 可以先穿跟高4釐米的鞋, 適應後再考慮6釐米的鞋, 逐步過渡到“高海拔”。

最後, 穿高跟鞋時別做危險動作。 專家指出, 因為穿高跟鞋後, 人體的本體感覺與肌肉反射會變得遲鈍。 另外, 下肢“吸震”的能力下降, 加上韌帶鬆弛, 腰、骨盆、足的關節相對不穩, 很容易造成急性的腰、骨盆、踝扭傷或勞損。

相關用戶問答